“世間惟有蟄龍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間惟有蟄龍知”全詩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凜然相對敢相欺,
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
世間惟有蟄龍知。
詩意:
這首詩以王復秀才所居住的兩棵古柏樹為寫作主題。詩中表達了這兩棵古柏的堅定意志和高尚品質,暗示了作者蘇軾對王復秀才的贊美和敬佩。
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古柏的形態和特點,并融入了作者對王復秀才的頌揚之情。下面逐句進行分析:
凜然相對敢相欺:
"凜然相對"形容了古柏的威嚴和莊重,它們挺立在一起,凜然而立。"敢相欺"表示它們的氣勢威武,不容易被人輕視或欺騙。
直干凌空未要奇:
"直干凌空"形容了古柏的筆直挺拔,勇敢地直沖云霄。"未要奇"表示它們的高聳并不是為了炫耀或引人注目,而是本能的追求。
根到九泉無曲處:
"根到九泉"表達了古柏的根系縱深,扎根到九泉之下,意味著它們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中,堅定不移。"無曲處"表示它們的根系沒有任何彎曲,堅固不可動搖。
世間惟有蟄龍知:
"世間惟有"表示除了蟄伏的龍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生物了解古柏的內在。這里以蟄龍來比喻王復秀才,意味著只有他能夠真正理解和欣賞古柏的美麗和價值。
整首詩通過描寫古柏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王復秀才堅定、高尚品質的贊美。古柏象征著王復秀才的堅毅不拔和高尚品格,無論是面對人生困境還是社會風波,他都能像古柏一樣挺拔不倒,深深扎根于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之中。這首詩以古柏的形象來隱喻王復秀才的人格,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崇高評價。同時,通過蟄龍的比喻,強調了王復秀才的獨特性和深不可測的內在價值。整首詩意境高遠,意味深長,是蘇軾對王復秀才的真摯贊美之作。
“世間惟有蟄龍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fù xiù cái suǒ jū shuāng guì èr shǒu
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
lǐn rán xiāng duì gǎn xiāng qī, zhí gàn líng kōng wèi yào qí.
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gēn dào jiǔ quán wú qū chù, shì jiān wéi yǒu zhé lóng zhī.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世間惟有蟄龍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