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城駿馬誰能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繞城駿馬誰能借”全詩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鵙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子由寒食》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子由寒食》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年寒食二月晦,
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
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
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鵙驚羈旅,
江上何人治廢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寒食節的景象和他內心的感受。寒食節是宋代的一個重要節日,通常在農歷二月晦日,是清明節前的重要活動之一。
詩的開頭,蘇軾提到了今年的寒食二月晦,形容了節日的來臨。接著他描繪了樹林深翠已生煙的景象,這里的煙指的是春天的霧氣,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接下來,蘇軾表達了自己想要借駿馬繞城游玩的心愿,但他提問誰能借給他駿馬,可見他對自己的愿望表示了一定的無奈。他希望到處游覽名園,盡情享受春天的美景。
然而,蘇軾轉而提到掛著酒壺而沒有計盞的事情,計盞是一種點燈的器具,這里指的是他沒有準備好燈光,也就是沒有準備好徹夜作樂的心情。他并沒有準備好一切細節,但他仍然在偶然間題寫了一些詩句,這顯示了他的文學才華。
最后兩句詩,蘇軾聽到了啼鵙的聲音,這讓他感到驚訝和意外。啼鵙是一種鳥類,它的叫聲被解讀為一種哀怨的聲音。而江上治廢田的問題則是一個社會問題,可能是他聽到的一種不幸遭遇的象征,也可能是他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在寒食節的心境和情感。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他傳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展示了他獨特的文學才華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繞城駿馬誰能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i yóu hán shí
和子由寒食
hán shí jīn nián èr yuè huì, shù lín shēn cuì yǐ shēng yān.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rào chéng jùn mǎ shuí néng jiè, dào chù míng yuán yì jǐn biàn.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dàn guà jiǔ hú nà jì zhǎn, ǒu tí shī jù bù xū biān.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hū wén tí jú jīng jī lǚ, jiāng shàng hé rén zhì fèi tián.
忽聞啼鵙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繞城駿馬誰能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