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李黃瓜村路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紫李黃瓜村路香”全詩
閉門野寺松陰轉,欹枕風軒客夢長。
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
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樽自在嘗。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病中游祖塔院》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游祖塔院》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李黃瓜村路香,
烏紗白葛道衣涼。
閉門野寺松陰轉,
欹枕風軒客夢長。
因病得閑殊不惡,
安心是藥更無方。
道人不惜階前水,
借與匏樽自在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在病中游覽祖塔院的情景。他描述了村路上紫李和黃瓜的芳香,自己穿著涼爽的烏紗白葛道袍。在一座野寺中,他閉門靜思,倚枕而眠,客人的夢境漫長。盡管因病而得到了閑暇,但他并不討厭這樣的生活,因為安心靜謐的心境本身就是一種良藥。他與道士一同品嘗階前的清泉水,借來匏樽,自在地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寫了蘇軾病中游祖塔院的情景,展現出他在疾病困擾下的閑逸心態和對自然的領悟。
詩中的紫李、黃瓜和道衣的描述,以及野寺中的松陰、風軒和欹枕等元素,都充滿了清新自然的意味。蘇軾通過對村路和道袍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宜人的環境中。他閉門思索,享受自己的清凈時光,表現出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心態。盡管身體不適,但他卻并不抱怨,反而將安心視為最好的藥物。
最后兩句描述了蘇軾與道士一同品味階前的清泉水,借來匏樽享受其中的恬淡與自在。這種自由自在的態度體現了蘇軾不拘泥于現實困擾,尋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含蓄的描寫,表達了蘇軾在疾病中的閑逸心境和對自然的感悟,以及對內心寧靜和自由的追求。它展現了蘇軾豁達超脫的心態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給予讀者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紫李黃瓜村路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yóu zǔ tǎ yuàn
病中游祖塔院
zǐ lǐ huáng guā cūn lù xiāng, wū shā bái gé dào yī liáng.
紫李黃瓜村路香,烏紗白葛道衣涼。
bì mén yě sì sōng yīn zhuǎn, yī zhěn fēng xuān kè mèng zhǎng.
閉門野寺松陰轉,欹枕風軒客夢長。
yīn bìng dé xián shū bù è, ān xīn shì yào gèng wú fāng.
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
dào rén bù xī jiē qián shuǐ, jiè yǔ páo zūn zì zài cháng.
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樽自在嘗。
“紫李黃瓜村路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