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來禽青李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有來禽青李帖”全詩
竹簟暑風招我老,玉堂花蕊為誰春。
纖纖翠蔓詩催發,皎皎霜葩發斗新。
只有來禽青李帖,他年留與學書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山桃李半荒榛,
粗報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風招我老,
玉堂花蕊為誰春。
纖纖翠蔓詩催發,
皎皎霜葩發斗新。
只有來禽青李帖,
他年留與學書人。
譯文:
故鄉的桃樹李樹已經長滿了雜草和野榛,我愿以粗糙的身軀來報答君主的恩德。
夏日里涼爽的風招呼著我老去,玉堂中的花蕊是為了誰而開放的春天。
纖細的綠藤催促著詩意的萌發,潔白的霜花在斗牛星的照耀下綻放。唯有來自禽鳥的青李帖,將來年留給學習書法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蘇軾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己人生的思考。詩人看到故鄉的桃樹李樹已經長滿了雜草和野榛,感嘆著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他愿意以自己的粗糙身軀來回報君主的恩德,表達了對君主的忠誠和報恩的決心。
在夏日里,涼爽的風招呼著他老去,玉堂中的花蕊開放,但詩人思考著這美好的春天花蕊是為了誰而綻放,映射出他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藝術的追求。纖細的綠藤象征著詩意,催促著他的創作,而潔白的霜花在斗牛星的照耀下綻放,展示了詩人的才華。他認為只有來自禽鳥的青李帖(指李白的詩作),才能留給將來學習書法的人,表達了他對李白詩才的推崇和對傳承文化的重視。
整首詩詞通過對故鄉景物、個人情感和藝術追求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它既具有感傷和懷舊的情感,又融入了對藝術和文化傳承的思索,展示了蘇軾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只有來禽青李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táng zāi huā zhōu zhēng rú yǒu shī cì yùn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
gù shān táo lǐ bàn huāng zhēn, cū bào jūn ēn biàn qǐ shēn.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報君恩便乞身。
zhú diàn shǔ fēng zhāo wǒ lǎo, yù táng huā ruǐ wèi shuí chūn.
竹簟暑風招我老,玉堂花蕊為誰春。
xiān xiān cuì màn shī cuī fā, jiǎo jiǎo shuāng pā fā dòu xīn.
纖纖翠蔓詩催發,皎皎霜葩發斗新。
zhǐ yǒu lái qín qīng lǐ tiē, tā nián liú yǔ xué shū rén.
只有來禽青李帖,他年留與學書人。
“只有來禽青李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