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為兩鳥鳴相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化為兩鳥鳴相酬”全詩
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
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
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
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詩一笑君應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天人幾何同一漚,
謫仙非謫乃其游,
麾斥八極隘九州。
化為兩鳥鳴相酬,
一鳴一止三千秋。
開元有道為少留,
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橫峨岷,
眼高四海空無人。
大兒汾陽中令君,
小兒天臺坐忘真。
生年不知高將軍,
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詩一笑君應聞。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蘇軾對李白的贊頌和景仰之情。詩人通過表達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以及李白的超凡仙境之旅,展現了李白的卓越才華和與眾不同的個性。詩人以李白化為兩只鳥的形象,一唱一和,象征李白的詩文給后人帶來了千秋的美好。蘇軾贊嘆李白的不朽之作,認為開元之時的治理使得這樣的杰出人物較少出現,但他也坦言,李白的才華和境界是無法求得的。詩人借望太白山,感慨李白的偉大和自己的微不足道,同時也提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是汾陽中令,一個是天臺坐忘真,暗示了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但留下的詩文將永存于世間。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的典型風格,展示了對李白的景仰和自愧不如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太白山和李白的形象,通過對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李白的仙游描繪,表達了蘇軾對李白才華橫溢的贊嘆之情。詩人以自己與李白的對比,突顯了自己的渺小和李白的偉大。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蘇軾對李白的崇敬和對詩歌創作的自省。詩人通過對李白的贊頌,也間接地表達了對自己詩才的自豪和對后人的期望。這首詩既是對李白的致敬,也是蘇軾對自己詩人身份的確認和自我肯定。
“化為兩鳥鳴相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dān yuán zǐ suǒ shì lǐ tài bái zhēn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tiān rén jǐ hé tóng yī ōu, zhé xiān fēi zhé nǎi qí yóu, huī chì bā jí ài jiǔ zhōu.
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
huà wéi liǎng niǎo míng xiāng chóu, yī míng yī zhǐ sān qiān qiū.
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
kāi yuán yǒu dào wèi shǎo liú, mí zhī bù kě shěn kěn qiú.
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xī wàng tài bái héng é mín, yǎn gāo sì hǎi kōng wú rén.
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
dà ér fén yáng zhōng lìng jūn, xiǎo ér tiān tāi zuò wàng zhēn.
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
shēng nián bù zhī gāo jiāng jūn, shǒu wū wú zú nǎi gǎn chēn.
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污吾足乃敢瞋。
zuò shī yī xiào jūn yīng wén.
作詩一笑君應聞。
“化為兩鳥鳴相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