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餉內熱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愿餉內熱子”全詩
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湯養陳薪。
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發芳辛。
融為寒食餳,?燕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還生津。
愿餉內熱子,一洗胸中塵。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地黃》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地黃》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地黃飼老馬,可使光鑒人。
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湯養陳薪。
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發芳辛。
融為寒食餳,?燕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還生津。
愿餉內熱子,一洗胸中塵。
中文譯文:
地黃飼養老馬,能使馬身光彩照人。
我聽說樂天的話,比喻馬得到這種滋養。
我年老體衰,正低頭在馬槽中,氣息沉悶不振。
將地黃移植到肥沃的土地上,茂盛生長,爭相迎接新的春天。
地黃根深沉水中,汲取豐富養分,長時間熬煮才能滋養陳年的柴火。
用東阿的清水灌溉,用北海的美酒施肥。
山崖上的蜜蜂提供甘冷之氣,山姜散發芳香而辛辣。
把地黃熬煮成寒食時的餳食,就如瑞露珍饈供奉給天燕。
丹田中的火氣自然而然地產生,使干渴的肺得到滋潤。
愿將這內心的熱情,一洗胸中的塵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地黃飼養老馬為基本情景,通過對地黃的種植和養護過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自身的感受和心境。
蘇軾以地黃飼養老馬的形象,喻示自己的衰老和頹廢狀態。他形容自己如同老馬,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然而,他希望通過轉換環境、改變條件,讓自己煥發新的生機,像地黃在肥沃的土地上茂盛生長一樣。
詩中的地黃象征著希望和滋養,它從深水中吸取養分,經過熬煮才能成為滋養陳薪的良藥。作者借此抒發自己對于自我滋養和改變的渴望,希望能夠通過汲取外界的滋養,改變自己的頹廢狀態。
詩中還描述了環境對于人的影響,比如用東阿的清水灌溉,用北海的美酒施肥,山崖上的蜜蜂提供甘冷之氣,山姜散發芳香而辛辣。這些元素表達了作者渴望改變自己環境以獲得新生的愿望。
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渴望內心熱情能夠洗滌胸中塵埃的愿望,希望通過飽洗內心的激情,使自己重煥活力。
整首詩以地黃飼養老馬為主題,通過描繪地黃的生長和滋養過程,以及與作者自身狀態的對應,表達了作者對于自我滋養和改變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對環境的描繪,使詩意更為豐富深遠。這首詩激發人們對于生命的熱愛和對于改變的希望,傳達了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
“愿餉內熱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 huáng
地黃
dì huáng sì lǎo mǎ, kě shǐ guāng jiàn rén.
地黃飼老馬,可使光鑒人。
wú wén lè tiān yǔ, yù mǎ shī zhī shēn.
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wǒ shuāi zhèng fú lì, chuí ěr qì bù zhèn.
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
yí zāi fù wò rǎng, fān mào zhēng xīn chūn.
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
chén shuǐ dé zhì gēn, zhòng tāng yǎng chén xīn.
沉水得稚根,重湯養陳薪。
tóu yǐ dōng ē qīng, hé yǐ běi hǎi chún.
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
yá mì zhù gān lěng, shān jiāng fā fāng xīn.
崖蜜助甘冷,山姜發芳辛。
róng wèi hán shí táng,? yàn zuò ruì lù zhēn.
融為寒食餳,?燕作瑞露珍。
dān tián zì sù huǒ, kě fèi hái shēng jīn.
丹田自宿火,渴肺還生津。
yuàn xiǎng nèi rè zi, yī xǐ xiōng zhōng chén.
愿餉內熱子,一洗胸中塵。
“愿餉內熱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