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出徐熙落墨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洗出徐熙落墨花”全詩
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徐熙杏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徐熙杏花》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徐熙杏花,白駒過隙人事催。江左風流王謝家,盡攜書畫到天涯。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中文譯文:
徐熙的杏花,像一匹白馬在時間的催促下飛馳而過。江左風流的王謝家族,將他們的書畫作品帶到了遙遠的天涯。然而,由于連綿的梅雨,紅色和青色的顏料變得暗淡,卻洗出了徐熙筆下的墨花。
詩意:
這首詩詞以徐熙的杏花和畫作為主題,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人事的無常。徐熙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杰出畫家,他的杏花畫作聞名于世。詩中提到的江左風流王謝家是指王安石和謝朓,他們都是文學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們帶著自己的書畫作品追求名利,但最終都無法逃脫時間的流轉。梅雨的到來讓杏花的顏色變得暗淡,同時也洗去了徐熙畫作中的色彩,這可以理解為暗示人事的起伏和變幻無常。
賞析:
蘇軾通過徐熙的杏花和畫作,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徐熙的杏花被比作白馬過隙,強調了時間的短暫和飛逝。江左風流的王謝家族代表了文人的追求和努力,但他們最終也無法擺脫時間的束縛。詩中的梅雨象征著世事的滄桑,它不僅讓杏花的顏色變暗,還洗去了徐熙畫作中的色彩。這表達了人事的無常和變幻,即使是最輝煌的藝術作品也無法永恒存在。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體現了蘇軾對生命和藝術的深刻思考。通過徐熙的杏花和畫作,他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藝術的獨特理解。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蘇軾的才華,又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和藝術的深入思考。
“洗出徐熙落墨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 xī xìng huā
徐熙杏花
jiāng zuǒ fēng liú wáng xiè jiā, jǐn xié shū huà dào tiān yá.
江左風流王謝家,盡攜書畫到天涯。
què yīn méi yǔ dān qīng àn, xǐ chū xú xī luò mò huā.
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洗出徐熙落墨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