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我胸中有佳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賴我胸中有佳處”全詩
賴我胸中有佳處,一樽時對畫圖開。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人昔與云俱出,
俗駕今隨水不回。
賴我胸中有佳處,
一樽時對畫圖開。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山人與云一起出行的往事,但現在他只能隨著水流而去,無法回到過去的日子。然而,他慶幸自己內心依然有美好的所在,只需一杯酒,便能開啟畫圖的時刻。
賞析:
蘇軾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領悟。詩中的"山人"指的是自己,"云俱出"意味著曾經和云一起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山間。然而,現在他卻只能被水流帶走,無法回到從前。這種轉變讓他感到遺憾和無奈。
然而,蘇軾并沒有陷入消極情緒,而是通過"胸中有佳處"的表達,展示了自己內心的美好所在。他相信即使環境發生了改變,他的內心依然充滿著藝術的追求和靈感。只需一杯酒,他就能打開畫圖的時刻,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
整首詩寫意深遠,通過對時間流轉和環境變遷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變幻和不可預知性。同時,詩中展示了詩人積極向上的心態,即使面對逆境,依然能夠在內心找到力量和美好的所在。
這首詩詞既有寫景的特點,又融入了作者的感慨和哲理思考,充分展示了蘇軾深厚的藝術造詣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賴我胸中有佳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yóu shū wáng jìn qīng huà shān shuǐ èr shǒu
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二首
shān rén xī yǔ yún jù chū, sú jià jīn suí shuǐ bù huí.
山人昔與云俱出,俗駕今隨水不回。
lài wǒ xiōng zhōng yǒu jiā chù, yī zūn shí duì huà tú kāi.
賴我胸中有佳處,一樽時對畫圖開。
“賴我胸中有佳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