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凈自生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凈自生香”全詩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俯窺松桂影,仰見鴻鶴翔。
炯然肝肺間,已作冰玉光。
虛明中有色,清凈自生香。
還從世俗去,永與世俗忘。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游惠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惠山》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
在夢里度過了五年,醒來時發現雙鬢已經蒼白。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塵土還未洗盡,就步入了漪瀾堂(指游覽勝地)。
俯窺松桂影,仰見鴻鶴翔。
低頭窺看松樹和桂樹的倒影,仰望天空中飛翔的鴻鶴。
炯然肝肺間,已作冰玉光。
心中一片明凈,如同冰玉般清澈明亮。
虛明中有色,清凈自生香。
明凈的空虛中有著豐富的色彩,清凈本身散發出芳香。
還從世俗去,永與世俗忘。
徹底離開塵世的紛擾,永遠忘記世俗的瑣碎。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夢中游覽惠山的景象。詩人在夢中度過了五年,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老去。他步入漪瀾堂,俯視松桂的倒影,仰望天空中飛翔的鴻鶴,心中充滿了明亮和清澈之感。他感嘆自己的心境如同冰玉般純凈,雖然空虛,卻有豐富的色彩,清凈中散發出芳香。最后,他表示要徹底離開塵世的紛擾,永遠忘記世俗的瑣碎。
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人世間繁華紛雜的離愁和對清凈寧靜的向往。通過惠山的景物描寫,蘇軾表達了對凈化心靈、超脫塵世的追求。他將自己內心的明亮和純凈與外在的景色相對應,以表達對理想境界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對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啟發。
“清凈自生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huì shān
游惠山
mèng lǐ wǔ nián guò, jué lái shuāng bìn cāng.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
hái jiāng chén tǔ zú, yī bù yī lán táng.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fǔ kuī sōng guì yǐng, yǎng jiàn hóng hè xiáng.
俯窺松桂影,仰見鴻鶴翔。
jiǒng rán gān fèi jiān, yǐ zuò bīng yù guāng.
炯然肝肺間,已作冰玉光。
xū míng zhōng yǒu sè, qīng jìng zì shēng xiāng.
虛明中有色,清凈自生香。
hái cóng shì sú qù, yǒng yǔ shì sú wàng.
還從世俗去,永與世俗忘。
“清凈自生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