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五十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兵法五十家”全詩
盛夏鷹隼擊,時危異人至。
令弟草中來,蒼然請論事。
詔書引上殿,奮舌動天意。
兵法五十家,爾腹為篋笥。
應對如轉丸,疏通略文字。
經綸皆新語,足以正神器。
宗廟尚為灰,君臣俱下淚。
崆峒地無軸,青海天軒輊。
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帥。
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歸當再前席,適遠非歷試。
須存武威郡,為畫長久利。
孤峰石戴驛,快馬金纏轡。
黃羊飫不膻,蘆酒多還醉。
踴躍常人情,慘澹苦士志。
安邊敵何有,反正計始遂。
吾聞駕鼓車,不合用騏驥。
龍吟回其頭,夾輔待所致。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盛夏鷹隼襲擊,當時人到危險。
讓弟弟草中來,蒼然請論事。
詔書引導上殿,奮舌動天意。
兵法五十家,你肚子為箱筒。
應對如轉丸,疏通略文字。
籌劃都新語言,足以正神器。
宗廟還為灰,君臣都落淚。
空洞地無軸,青海天軒輕重。
西極最創傷,連綿的山脈和烽火臺。
皇帝說粗布衣服,藉卿佐元帥。
坐看清流沙,所以你奉使。
回去要再前席,恰好遠不是歷試。
須保存武威郡,為規劃長遠利益。
珠峰巖石戴驛站,快馬金纏繩。
黃羊讀不膻,葫蘆酒多回醉。
跳躍正常人心,凄涼苦士志。
安邊敵人有什么,反正計劃開始就。
我聽說皇帝鼓車,不應該用駿馬。
龍吟回他的頭,輔助等所導致。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兵法五十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óng dì yà fù ān xī pàn guān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
nán fēng zuò qiū shēng, shā qì báo yán chì.
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
shèng xià yīng sǔn jī, shí wēi yì rén zhì.
盛夏鷹隼擊,時危異人至。
lìng dì cǎo zhōng lái, cāng rán qǐng lùn shì.
令弟草中來,蒼然請論事。
zhào shū yǐn shàng diàn, fèn shé dòng tiān yì.
詔書引上殿,奮舌動天意。
bīng fǎ wǔ shí jiā, ěr fù wèi qiè sì.
兵法五十家,爾腹為篋笥。
yìng duì rú zhuǎn wán, shū tōng lüè wén zì.
應對如轉丸,疏通略文字。
jīng lún jiē xīn yǔ, zú yǐ zhèng shén qì.
經綸皆新語,足以正神器。
zōng miào shàng wèi huī, jūn chén jù xià lèi.
宗廟尚為灰,君臣俱下淚。
kōng tóng dì wú zhóu, qīng hǎi tiān xuān zhì.
崆峒地無軸,青海天軒輊。
xī jí zuì chuāng yí, lián shān àn fēng suì.
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
dì yuē dà bù yī, jí qīng zuǒ yuán shuài.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帥。
zuò kàn qīng liú shā, suǒ yǐ zi fèng shǐ.
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guī dāng zài qián xí, shì yuǎn fēi lì shì.
歸當再前席,適遠非歷試。
xū cún wǔ wēi jùn, wèi huà cháng jiǔ lì.
須存武威郡,為畫長久利。
gū fēng shí dài yì, kuài mǎ jīn chán pèi.
孤峰石戴驛,快馬金纏轡。
huáng yáng yù bù shān, lú jiǔ duō hái zuì.
黃羊飫不膻,蘆酒多還醉。
yǒng yuè cháng rén qíng, cǎn dàn kǔ shì zhì.
踴躍常人情,慘澹苦士志。
ān biān dí hé yǒu, fǎn zhèng jì shǐ suì.
安邊敵何有,反正計始遂。
wú wén jià gǔ chē, bù hé yòng qí jì.
吾聞駕鼓車,不合用騏驥。
lóng yín huí qí tóu, jiā fǔ dài suǒ zhì.
龍吟回其頭,夾輔待所致。
“兵法五十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