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従山水窟中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従山水窟中來”全詩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瑤席。
階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親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欄縹緲間。
白水田頭問行路,小溪深處是何山。
高人讀書夜達旦,至今山鶴鳴夜半。
我今廢學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游道場山何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道場山何山》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作者游歷道場山的景色和心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場山頂何山麓,
上徹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來,
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
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
誤認石齒號驚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
屋底清池照瑤席。
階前合抱香入云,
月里仙人親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
碧瓦朱欄縹緲間。
白水田頭問行路,
小溪深處是何山。
高人讀書夜達旦,
至今山鶴鳴夜半。
我今廢學不歸山,
山中對酒空三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道場山的景色和表達作者對山的深情為主題,通過對山峰、水泉、云霧等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山的壯美和奇幻之處。
首先,詩人描述了道場山的位置,山峰高聳入云,山腳下是幽深的谷地。詩人表達了自己由山間石窟來到山頂的喜悅,并表示對這座山的美景仍然愛不釋手。
接著,詩人描繪了陂湖的景色,湖水廣闊無邊,青山蜿蜒曲折如龍蛇盤旋。山峰高聳,但無風時松樹自然作響,有時也會誤以為是石頭在喧囂。這里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變化。
詩中還描繪了山中的僧人,他們不讓山泉流出,而是在屋底的清池中照射瑤席。階前的香氣融入云中,月光下,仙人親手種植了一些神奇的植物。這些描寫展示了山中的寧靜和神秘感。
最后,詩人離開山時回望,看到云霧彌漫的山峰,宛如碧瓦和朱欄之間的幻景。他在白水田頭詢問路人,發現小溪深處原來是一座名為何山的山峰。
詩的結尾表達了詩人對高人夜讀書的景象的羨慕,山中的鶴鳴聲在夜半依然回蕩。然而,詩人自己放棄了學業,沒有回到山中,而是對著酒杯空空嘆息。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山的眷戀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同時也反映出他個人的遺憾和無奈。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示了山的壯美和神奇之處,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時光的關系。
“我従山水窟中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dào chǎng shān hé shān
游道場山何山
dào chǎng shān dǐng hé shān lù, shàng chè yún fēng xià yōu gǔ.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wǒ cóng shān shuǐ kū zhōng lái, shàng ài cǐ shān kàn bù zú.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bēi hú xíng jǐn bái màn màn, qīng shān hū zuò lóng shé pán.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shān gāo wú fēng sōng zì xiǎng, wù rèn shí chǐ hào jīng tuān.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shān sēng bù fàng shān quán chū, wū dǐ qīng chí zhào yáo xí.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瑤席。
jiē qián hé bào xiāng rù yún, yuè lǐ xiān rén qīn shǒu zhí.
階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親手植。
chū shān huí wàng cuì yún huán, bì wǎ zhū lán piāo miǎo jiān.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欄縹緲間。
bái shuǐ tián tóu wèn xíng lù, xiǎo xī shēn chù shì hé shān.
白水田頭問行路,小溪深處是何山。
gāo rén dú shū yè dá dàn, zhì jīn shān hè míng yè bàn.
高人讀書夜達旦,至今山鶴鳴夜半。
wǒ jīn fèi xué bù guī shān, shān zhōng duì jiǔ kōng sān tàn.
我今廢學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我従山水窟中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