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花亦偶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花亦偶栽”全詩
深紅淺紫従爭發,雪白鵝黃也斗開。
斫竹穿花破綠苔,小詩端為覓榿栽。
細看造物初無物,春到江南花自開。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従公已覺十年遲。
甲第非真有,閑花亦偶栽。
聊為清凈供,卻對道人開。
(公病后,舍宅作寺。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荊公韻四絕》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荊公韻四絕》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李扶疏禽自來,
清真逸少手親栽。
深紅淺紫從爭發,
雪白鵝黃也斗開。
斫竹穿花破綠苔,
小詩端為覓榿栽。
細看造物初無物,
春到江南花自開。
騎驢渺渺入荒陂,
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
從公已覺十年遲。
甲第非真有,閑花亦偶栽。
聊為清凈供,卻對道人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青李樹郁郁蔓延,鳥兒自然而至。
清雅真情少年親自栽培。
深紅和淺紫爭相綻放,
雪白與鵝黃也相互競艷。
用斧子穿過竹林,穿過花叢,破開綠苔。
這首小詩只是為了尋找一棵榿木而作。
細細觀察,萬物初生時并不存在,
春天到來,江南的花自然而開。
騎著驢子,漫無目的地進入荒涼的池塘地帶,
想象著能夠再次見到荊公未病之前的樣子。
他勸我去尋找三畝土地的宅邸,
但我覺得從荊公的角度來看,已經晚了十年。
官邸并非真實存在,閑花也是偶然栽培。
只是為了清凈而供奉,
卻對著道士們敞開心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思考。詩人以青李樹等花木和鳥兒為象征,描繪了自然界的繁榮景象。他用斫竹穿花破綠苔的意象,表達了對生命力和美的追求。詩人通過觀察自然,認識到造物主創造萬物時,并沒有預設的形態,而是在春天到來時,江南的花自然綻放。這種觀察引發了詩人對人生和人世間事物的思考。
詩中還描述了詩人騎驢漫游荒涼之地的情景,想象能再次見到荊公未病時的模樣。這表達了詩人對荊公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荊公勸詩人尋找三畝宅邸,但詩人認為已經晚了十年。這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機遇的思考。
最后幾句詩中,詩人提到甲第并非真實存在,閑花也只是偶然栽培。他將清凈供奉給道士,表達了追求心靈寧靜和對道家思想的傾慕。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描繪和思考,表達了對自然、人生和時光的感悟。
“閑花亦偶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jīng gōng yùn sì jué
次荊公韻四絕
qīng lǐ fú shū qín zì lái, qīng zhēn yì shǎo shǒu qīn zāi.
青李扶疏禽自來,清真逸少手親栽。
shēn hóng qiǎn zǐ cóng zhēng fā, xuě bái é huáng yě dòu kāi.
深紅淺紫従爭發,雪白鵝黃也斗開。
zhuó zhú chuān huā pò lǜ tái, xiǎo shī duān wèi mì qī zāi.
斫竹穿花破綠苔,小詩端為覓榿栽。
xì kàn zào wù chū wú wù, chūn dào jiāng nán huā zì kāi.
細看造物初無物,春到江南花自開。
qí lǘ miǎo miǎo rù huāng bēi, xiǎng jiàn xiān shēng wèi bìng shí.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
quàn wǒ shì qiú sān mǔ zhái, cóng gōng yǐ jué shí nián chí.
勸我試求三畝宅,従公已覺十年遲。
jiǎ dì fēi zhēn yǒu, xián huā yì ǒu zāi.
甲第非真有,閑花亦偶栽。
liáo wèi qīng jìng gōng, què duì dào rén kāi.
聊為清凈供,卻對道人開。
gōng bìng hòu, shě zhái zuò sì.
(公病后,舍宅作寺。
)
“閑花亦偶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