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教千艘下瀨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教千艘下瀨船”全詩
貪看艨艟飛斗艦,不知赑屃舞鈞天。
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二十年。
自笑區區足官府,不如公子散神仙。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宋肇游西池次韻》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宋肇游西池次韻》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皇慈儉不開邊,
尚教千艘下瀨船。
貪看艨艟飛斗艦,
不知赑屃舞鈞天。
故山西望三千里,
往事回思二十年。
自笑區區足官府,
不如公子散神仙。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以和宋肇游西池為題材所創作的。詩中表達了對漢皇的贊美和對自己官位的自嘲,以及對往事的回憶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游覽西池時的所見所感為背景,通過對漢皇的稱頌和自身的自嘲,展現了作者對仕途和功名的看法。詩的前兩句“漢皇慈儉不開邊,尚教千艘下瀨船”表達了對古代漢皇治國有方的贊美,稱贊其慈悲節儉,并且教導千艘戰船下水,顯示出對帝王之力的景仰。接下來的兩句“貪看艨艟飛斗艦,不知赑屃舞鈞天”則表達了作者對豪華奢侈的戰艦的向往,但同時也暗示了對政治權力的疑惑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二十年”描繪了作者遠離家鄉的遙望之情和對往事的回憶,透露出思鄉之情和對過去歲月的思索。最后兩句“自笑區區足官府,不如公子散神仙”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官位的自嘲和對自由自在的境界的向往,認為自己的地位和功名遠不及那些自由自在的隱士。
整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語言表達,充滿了對政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古代帝王、豪華戰艦和自由境界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權力和功名的復雜態度,同時也透露出對自然山水和往事的懷念之情。整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抒發了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詩詞才華。
“尚教千艘下瀨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òng zhào yóu xī chí cì yùn
和宋肇游西池次韻
hàn huáng cí jiǎn bù kāi biān, shàng jiào qiān sōu xià lài chuán.
漢皇慈儉不開邊,尚教千艘下瀨船。
tān kàn méng chōng fēi dòu jiàn, bù zhī bì xì wǔ jūn tiān.
貪看艨艟飛斗艦,不知赑屃舞鈞天。
gù shān xī wàng sān qiān lǐ, wǎng shì huí sī èr shí nián.
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二十年。
zì xiào qū qū zú guān fǔ, bù rú gōng zǐ sàn shén xiān.
自笑區區足官府,不如公子散神仙。
“尚教千艘下瀨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