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托文字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庶托文字傳”全詩
上為千牛乳,下有萬石鉛。
不愧惠山味,但無陸子賢。
愿君揚其名,庶托文字傳。
寒泉比吉士,清濁在其源。
不食我心惻,於泉非所患。
嗟我本何有,虛名空自纏。
不見子柳子,余愚污溪山。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薩泉見餉,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薩泉見餉,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君說西山巔,古來有白泉。
上為千牛奶,下有萬石鉛。
雖無陸子賢,味道勝惠山。
愿君傳揚名,讓文字永傳。
寒泉比吉士,源頭清濁分。
它不傷我心,泉水并不受困。
唉,我本無所求,虛名只自纏。
不見子柳子,我這愚人染山溪。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軾游歷武昌時所見所感。他聽到有人說西山巔上有一道名為白泉的泉水,這泉水源頭上方像是奶汁,下方則像是鉛礦。雖然沒有陸子賢那樣的名士評價,但這泉水的味道卻勝過了有名的惠山泉水。蘇軾希望能將這個泉水的美名傳揚出去,以便后世人知曉。他認為這泉水比起吉士們來說更加純凈,泉水的清澈與渾濁之分在源頭就能區分開來。蘇軾覺得這泉水并不會傷害他的心靈,它并不受到他的困擾。詩的結尾,蘇軾感嘆自己并沒有像子柳子那樣的才華,自己只是一個染污了山溪的愚人。
賞析:
這首詩以對泉水的贊美和自我反思為主題。蘇軾通過描繪白泉的奇特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之處。他以一種欣賞的心態,將泉水的味道與惠山泉相比較,表達了對這個泉水獨特價值的認可。同時,他也抒發了對自身才華的不滿,以及對虛名的反思。他將自己比作一個染污了山溪的愚人,暗示自己在文學才華方面的局限和對名利的淡漠態度。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與感慨。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自然景觀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深思。同時,通過對自身的反省,他也呼喚著對真正才華的追求,超越虛名的束縛。這使得這首詩具有一種哲理性的意味,引發讀者對于個人價值與名利的思考。
“庶托文字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yí yóu wǔ chāng, yǐ tú mí huā pú sà quán jiàn xiǎng, èr shǒu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薩泉見餉,二首
jūn yán xī shān dǐng, zì gǔ liú bái quán.
君言西山頂,自古流白泉。
shàng wèi qiān niú rǔ, xià yǒu wàn dàn qiān.
上為千牛乳,下有萬石鉛。
bù kuì huì shān wèi, dàn wú lù zi xián.
不愧惠山味,但無陸子賢。
yuàn jūn yáng qí míng, shù tuō wén zì chuán.
愿君揚其名,庶托文字傳。
hán quán bǐ jí shì, qīng zhuó zài qí yuán.
寒泉比吉士,清濁在其源。
bù shí wǒ xīn cè, yú quán fēi suǒ huàn.
不食我心惻,於泉非所患。
jiē wǒ běn hé yǒu, xū míng kōng zì chán.
嗟我本何有,虛名空自纏。
bú jiàn zi liǔ zi, yú yú wū xī shān.
不見子柳子,余愚污溪山。
“庶托文字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