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潭霏慶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潭霏慶霄”全詩
黃花與我期,草中實後凋。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悵望南陽野,古潭霏慶霄。
伯始真糞土,平生夏畦勞。
飲此亦何益,內熱中自焦。
持我萬家春,一酬五柳陶。
夕英幸可掇,繼此木蘭朝。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己酉歲九月九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己酉歲九月九日》是蘇軾在宋代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日我重九,誰謂秋冬交。
黃花與我期,草中實后凋。
香余白露干,色映青松高。
悵望南陽野,古潭霏慶霄。
伯始真糞土,平生夏畦勞。
飲此亦何益,內熱中自焦。
持我萬家春,一酬五柳陶。
夕英幸可掇,繼此木蘭朝。
詩意:
這首詩詞以蘇軾重九節慶祝活動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嘆和內心的思考。蘇軾覺得今天是重陽節,卻感覺秋天和冬天交替的氣息。他與黃花相約,但花兒已經枯萎了。他感嘆著白露已經干涸,但青松的顏色卻更加鮮艷。他懷念南陽的田野,古潭上升起霞光。詩人認為人生就像種田一樣辛勞,喝酒對他來說又有何益處,只會讓內心的熱情更加焦躁。他希望自己能夠帶給萬家春天的希望,回報五柳陶的美意。最后,他希望能夠摘取夕陽下的英雄,繼續寫下輝煌的篇章。
賞析:
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蘇軾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他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黃花凋謝、白露干涸,都暗示著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有限。他觀察到青松的高聳和色彩的鮮艷,可以理解為對堅韌和生命力的贊美。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
詩中還融入了對社會的思考。詩人對個人勞作的辛勞有所感慨,認為酒并不能消除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他希望自己能夠帶給人們春天的希望,繼續為社會做出貢獻。最后的夕陽下的英雄和木蘭朝的提及,展示了詩人對英雄事跡的贊美和對輝煌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對社會和英雄事跡的思考和贊美。
“古潭霏慶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jǐ yǒu suì jiǔ yuè jiǔ rì
和陶己酉歲九月九日
jīn rì wǒ chóng jiǔ, shuí wèi qiū dōng jiāo.
今日我重九,誰謂秋冬交。
huáng huā yǔ wǒ qī, cǎo zhōng shí hòu diāo.
黃花與我期,草中實後凋。
xiāng yú bái lù gān, sè yìng qīng sōng gāo.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chàng wàng nán yáng yě, gǔ tán fēi qìng xiāo.
悵望南陽野,古潭霏慶霄。
bó shǐ zhēn fèn tǔ, píng shēng xià qí láo.
伯始真糞土,平生夏畦勞。
yǐn cǐ yì hé yì, nèi rè zhōng zì jiāo.
飲此亦何益,內熱中自焦。
chí wǒ wàn jiā chūn, yī chóu wǔ liǔ táo.
持我萬家春,一酬五柳陶。
xī yīng xìng kě duō, jì cǐ mù lán cháo.
夕英幸可掇,繼此木蘭朝。
“古潭霏慶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