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月一缺圓何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月一缺圓何年”全詩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
君不見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月兔茶》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月兔茶》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環非環,玦非玦,
中有迷離玉兔兒。
一似佳人裙上月,
月圓還缺缺還圓,
此月一缺圓何年。
君不見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團,
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譯文:
環非環,玦非玦,
其中有迷離的玉兔兒。
它像是佳人裙子上的月亮,
月圓了卻又有一點缺,
這個月亮一缺缺了多少年。
你可曾見過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團,
他們的頭上戴著雙銜綬,身披雙飛鸞。
詩意:
《月兔茶》以描繪月亮和茶的形象,探討了圓缺之間的迷離與變化。詩中的"環非環,玦非玦"暗喻月亮的輪廓不是完美的圓形,有缺陷之處,同時也暗示了茶杯的形狀。"玉兔兒"則象征著月亮上的玉兔,增添了神秘感。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月亮比作佳人的裙擺,表達了月亮的美麗和嫵媚。最后兩句描繪了斗茶公子,他們身披雙飛鸞,象征著高貴和尊崇,暗示著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保護。
賞析:
《月兔茶》通過對月亮、茶和斗茶公子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珍貴事物的贊美。詩中的月亮被賦予女性的形象,與佳人的裙擺相比,表達了月亮的柔美和閃爍的光輝。同時,月亮的圓缺變化也暗喻了人生中不完美的事物和變化的自然規律。斗茶公子則象征了對美的珍視和保護,他們不忍斗小團,體現了對精致事物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描繪,展示了蘇軾對美的獨特感悟和對生活的思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此月一缺圓何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tù chá
月兔茶
huán fēi huán, jué fēi jué, zhōng yǒu mí lí yù tù ér.
環非環,玦非玦,中有迷離玉兔兒。
yī sì jiā rén qún shàng yuè, yuè yuán hái quē quē hái yuán, cǐ yuè yī quē yuán hé nián.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
jūn bú jiàn dòu chá gōng zǐ bù rěn dòu xiǎo tuán, shàng yǒu shuāng xián shòu dài shuāng fēi luán.
君不見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此月一缺圓何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