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一好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間一好漢”全詩
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上書苦留君,言拙輒報已。
置之勿復道,出處俱可喜。
攀輿共六尺,食肉飛萬里。
誰言遠近殊,等呈朝廷美。
遙知送別處,醉墨爭淋紙。
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
后會知何日,一歡如覆水。
善保千金軀,前言戲之耳。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為江南英,面作河朔偉。
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上書苦留君,言拙輒報已。
置之勿復道,出處俱可喜。
攀輿共六尺,食肉飛萬里。
誰言遠近殊,等呈朝廷美。
遙知送別處,醉墨爭淋紙。
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
后會知何日,一歡如覆水。
善保千金軀,前言戲之耳。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為了餞別朋友子敦而作。詩中表達了對子敦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離別的感慨和期待再相聚的希望。
賞析:
這首詩以對子敦的贊美開篇,稱他為"江南英",指他在江南有杰出的才華和魅力,在河朔地區也有卓越的地位和聲望。接著,詩人通過比較張長史(張載)和子敦,贊揚子敦是一個出色的人物,沒有人能與之相比。
詩中提到子敦上書表達自己的愚見,而蘇軾回信稱自己的言辭拙劣,表示子敦的來信已經得到了回應。接著,詩人建議子敦不要再多談這個話題,因為無論是子敦的來信還是蘇軾的回信都已經讓人滿意。這表達了詩人對子敦的關心和希望子敦能夠順利離去,同時也表達了對子敦在朝廷中獲得美好前途的祝愿。
詩中還描述了子敦的離去,稱他乘坐輿車,身高六尺(約1.8米),飛速前往目的地,意味著他離開的速度之快。詩人質問誰說遠近有差別,因為子敦的才華和美德在朝廷中得到了公認和贊美。
接下來,詩人遙知子敦在離別的地方把酒作詩,墨汁濕透了紙張,暗示子敦的情感和離愁。而自己因為病痛而關閉了家門,無法與子敦共享歡樂,只能通過文字表達對子敦的思念和祝福。
最后,詩人希望能夠再次相聚,但不確定何時能夠再見面,他形容這種期待就像水覆蓋過去一樣,即使再相聚,也難以重現當初的歡樂。最后兩句詩以戲謔的口吻表達了對子敦的祝福,希望他能夠保重身體,并表示之前的言辭只是開玩笑而已。
整首詩通過對子敦的贊美和祝福,展示了詩人對友誼和離別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對未來再相聚的期待。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以及詩人獨特的表達方式,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情感和意境,展現了蘇軾高超的詩歌才華。
“人間一好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ū gōng jiàn zi dūn shì yǐ bìng bù wǎng fù cì qián yùn
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
jūn wèi jiāng nán yīng, miàn zuò hé shuò wěi.
君為江南英,面作河朔偉。
rén jiān yī hǎo hàn, shuí shì zhāng zhǎng shǐ.
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shàng shū kǔ liú jūn, yán zhuō zhé bào yǐ.
上書苦留君,言拙輒報已。
zhì zhī wù fù dào, chū chù jù kě xǐ.
置之勿復道,出處俱可喜。
pān yú gòng liù chǐ, shí ròu fēi wàn lǐ.
攀輿共六尺,食肉飛萬里。
shuí yán yuǎn jìn shū, děng chéng cháo tíng měi.
誰言遠近殊,等呈朝廷美。
yáo zhī sòng bié chù, zuì mò zhēng lín zhǐ.
遙知送別處,醉墨爭淋紙。
wǒ yǐ bìng dù mén, shāng sòng kōng zhèn lǚ.
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
hòu huì zhī hé rì, yī huān rú fù shuǐ.
后會知何日,一歡如覆水。
shàn bǎo qiān jīn qū, qián yán xì zhī ěr.
善保千金軀,前言戲之耳。
“人間一好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