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梧桐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下梧桐樹”全詩
前年適汝陰,見汝鳴秋雨。
去年秋雨時,我自廣陵歸。
今年中山去,白首歸無期。
客去莫嘆息,主人亦是客。
對床定悠悠,夜雨空蕭瑟。
起折梧桐枝,贈汝千里行。
重來知健否,莫忘此時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東府雨中別子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府雨中別子由》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下的梧桐樹,三年見了你三次。
前年我來到你的住地,見到你在陰暗處,聽到你在鳴叫的秋雨中。
去年秋雨時,我自廣陵回來。
今年我要去中山,白發人歸期不定。
客人離去,不要嘆息,因為主人也是客人。
我們在對面的床上彼此望著,夜雨空蕩蕩,凄涼寂寞。
我起身摘下梧桐的枝葉,贈予你千里之行。
再次相聚時,要問你的健康和境況,不要忘記此刻的情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與友人子由在雨中的離別場景。詩人以梧桐樹為背景,表達了與子由分別三年來的思念之情。他描述了前年在陰暗的地方與子由相見,聽到了秋雨聲;去年秋天他自廣陵回來,而今年他要去中山,但不確定何時能再相聚。詩人安慰子由說客人離去不必嘆息,因為主人也是客人,兩人在床上對望,夜雨蕭瑟,感覺凄涼孤寂。最后,詩人摘下梧桐的枝葉,贈與子由,寄托了對他千里之行的祝福,并希望再見面時能了解到他的近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傳達了情感。蘇軾運用梧桐樹、秋雨和離別等意象,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情感交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詩人以客人和主人相互轉換的身份,表達了人生無常和離別的無奈。夜雨的蕭瑟氛圍增強了離別時的凄涼感。最后,詩人摘下梧桐枝葉,寄托了對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再次相聚的希望。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離別的感慨。同時,通過描繪雨中離別的場景和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展現了蘇軾善于運用意象和情感表達的才華,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鳴和思考人生的無常。
“庭下梧桐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fǔ yǔ zhōng bié zǐ yóu
東府雨中別子由
tíng xià wú tóng shù, sān nián sān jiàn rǔ.
庭下梧桐樹,三年三見汝。
qián nián shì rǔ yīn, jiàn rǔ míng qiū yǔ.
前年適汝陰,見汝鳴秋雨。
qù nián qiū yǔ shí, wǒ zì guǎng líng guī.
去年秋雨時,我自廣陵歸。
jīn nián zhōng shān qù, bái shǒu guī wú qī.
今年中山去,白首歸無期。
kè qù mò tàn xī, zhǔ rén yì shì kè.
客去莫嘆息,主人亦是客。
duì chuáng dìng yōu yōu, yè yǔ kōng xiāo sè.
對床定悠悠,夜雨空蕭瑟。
qǐ zhé wú tóng zhī, zèng rǔ qiān lǐ xíng.
起折梧桐枝,贈汝千里行。
chóng lái zhī jiàn fǒu, mò wàng cǐ shí qíng.
重來知健否,莫忘此時情。
“庭下梧桐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