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一聲巖谷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唱一聲巖谷滿”全詩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
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波頭展開,波浪蕩漾,清唱一聲,山谷充滿回響。還未積雪,句子已經高昂,不僅僅是湖波開心,自然而然展現遠大的氣魄。云山已經成為歌的眉目,山下碧水清澈如同眼睛。在酒杯前,享受著新詩的款待,這與書魚用蠹簡為食有何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與曹子方在雪中共同游覽西湖的情景。蘇軾通過描繪波浪翻滾、山谷回響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的壯麗和宏大。他將湖波的快樂與自己的情感相聯系,認為湖波和自己一樣遠大開放。他把云山比作歌的眉目,將山下碧水比作清澈的眼睛,展示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最后,他用樽酒和新詩相比,暗示自己寫作的豪情壯志,與書魚以蠹簡為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擅長的寫景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結合,表達了浩渺壯麗的意境。詩中運用了波浪、山谷、雪景等意象,通過形象生動的描繪,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感受。蘇軾以自然景色為媒介,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將湖波與自己的心境相聯系,展現了詩人豪情壯志的一面。
詩詞中還融入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將云山比作歌的眉目,山下碧水比作清澈的眼睛,形成了意象鮮明的描繪。這種寫景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最后,蘇軾以樽酒和新詩作為自己的表達方式,與書魚以蠹簡為食形成了對比。通過這種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寫作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整首詩詞以詩人獨特的思維和情感展示了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思考。
“清唱一聲巖谷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áo zi fāng yùn pàn xuě zhōng tóng yóu xī hú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
cí yuán yàn yàn bō tóu zhǎn, qīng chàng yī shēng yán gǔ mǎn.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wèi róng xuě jī jù xiān gāo, qǐ dú hú kāi xīn zì yuǎn.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
yún shān yǐ zuò gē méi qiǎn, shān xià bì liú qīng shì yǎn.
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
zūn qián yòu jiǔ zhǐ xīn shī, hé yì shū yú cān dù jiǎn.
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清唱一聲巖谷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