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野桂寒無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深野桂寒無子”全詩
空詠連珠吟疊璧,已亡飛鳥失驚蛇。
林深野桂寒無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淚橫斜。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天竺寺》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竺寺》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香山居士留遺跡,
天竺禪師有故家。
空詠連珠吟疊璧,
已亡飛鳥失驚蛇。
林深野桂寒無子,
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夢,
天涯流落淚橫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對天竺寺的感慨和思考。天竺寺是位于北京香山的一座古剎,被認為是佛教禪宗傳入中國的地方。詩中的“香山居士”可能是指蘇軾自己,他在香山居住過一段時間,留下了他的足跡。而“天竺禪師”則是指佛教傳教士。
首句“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表達了蘇軾對香山和天竺寺的敬重之情。他認為自己在香山的居住只是短暫的留痕,而天竺禪師則有著更深的歷史淵源。
接下來的兩句“空詠連珠吟疊璧,已亡飛鳥失驚蛇”形容蘇軾的詩詞如珠寶般連續而精彩,但已無法再激發起讀者的共鳴和驚嘆。這可能暗示著蘇軾對自己才華的自省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林深野桂寒無子,雨浥山姜病有花”描繪了香山的景色。林中的野生桂樹雖然郁郁蔥蔥,但卻無法結果;而山上的姜花雖然生病,但仍然開放。這種景象或許引發了蘇軾對生命的思索,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堅韌。
最后兩句“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淚橫斜”表達了蘇軾流離失所的遭遇和內心的痛苦。他在四十七年的人生中感到一切都如夢幻般虛幻,而他的流浪和困頓引發了他內心深處的淚水。
整首詩詞以蘇軾對天竺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反思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才華逝去和個人遭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經歷的感慨和追問。
“林深野桂寒無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zhú sì
天竺寺
xiāng shān jū shì liú yí jī, tiān zhú chán shī yǒu gù jiā.
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
kōng yǒng lián zhū yín dié bì, yǐ wáng fēi niǎo shī jīng shé.
空詠連珠吟疊璧,已亡飛鳥失驚蛇。
lín shēn yě guì hán wú zi, yǔ yì shān jiāng bìng yǒu huā.
林深野桂寒無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sì shí qī nián zhēn yī mèng, tiān yá liú luò lèi héng xié.
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淚橫斜。
“林深野桂寒無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