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須那復唱陽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染須那復唱陽關”全詩
故人飛上金鑾殿,遷客來従飯顆山。
大筆推君西漢手,一言置我二劉間。
便須置酒呼同舍,看賜飛龍出帝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錢穆父》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次韻錢穆父》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時常來到明亮的班底,染發的白須還能唱陽關。故人升上金鑾殿,遷居客從飯顆山。偉大的筆推崇你西漢的才能,一句話將我置于劉備與劉表之間。我們應該設宴邀請同住的友人,一起觀賞賜予的飛龍在帝王之間自由飛舞。
詩意解讀: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軾對友人錢穆父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人自比為老去的人,稱自己常常來到明亮的班底,暗示自己已經歷了歲月的長河。然而,盡管年老,詩人依然充滿朝氣,染發的白須象征著他仍然有著青春的激情。他將友人比作升上金鑾殿的官員,而自己則是遷居他鄉的客人,兩者之間展示了不同的境遇。詩人稱贊錢穆父擁有西漢時代崇高的才能,將自己置于劉備與劉表之間,表示自己在思想和才華上與友人不相上下。最后,詩人邀請友人一起共慶,欣賞賜予的飛龍在帝王之間自由飛舞,表達了對友情和自由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思念之情。通過對自己和友人境遇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崇敬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染發的白須、金鑾殿和飛龍等,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整首詩詞節奏流暢,意境明確,給人以清新爽朗之感。通過贊美友人的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自由和宴飲的向往,展示了對人生的樂觀態度。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詩詞作品以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著稱。這首《次韻錢穆父》雖然篇幅不長,卻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才華和對友情的珍視,是他作品中的一顆明珠。
“染須那復唱陽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qián mù fù
次韻錢穆父
lǎo rù míng guāng tà jiù bān, rǎn xū nà fù chàng yáng guān.
老入明光踏舊班,染須那復唱陽關。
gù rén fēi shàng jīn luán diàn, qiān kè lái cóng fàn kē shān.
故人飛上金鑾殿,遷客來従飯顆山。
dà bǐ tuī jūn xī hàn shǒu, yī yán zhì wǒ èr liú jiān.
大筆推君西漢手,一言置我二劉間。
biàn xū zhì jiǔ hū tóng shě, kàn cì fēi lóng chū dì xián.
便須置酒呼同舍,看賜飛龍出帝閑。
“染須那復唱陽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