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林踏青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林踏青冥”全詩
犬吠主人怒,愧此閭里情。
怪我夜不歸,茜袂窺柴荊。
云間與地上,待我兩友生。
驚鵲再三起,樹端已微明。
白露凈原野,始覺丘陵平。
暗蛩方夜績,孤螢亦宵征。
歸來閉戶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為詩酒縈。
詩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分類: 步月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缺月不早出,
長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
愧此閭里情。
月亮已經不完整,我不愿早早地出門,
在長滿樹木的林間行走,一片黑暗。
狗吠聲惹怒了主人,我為此感到慚愧,
想到了家鄉的親朋好友,心中充滿了愧疚之情。
怪我夜不歸,
茜袂窺柴荊。
云間與地上,
待我兩友生。
責怪我深夜才歸來,
我悄悄地穿過紅色的帷幕,窺視著草木叢中。
在云彩間和大地上,
等待著我親愛的兩位朋友。
驚鵲再三起,
樹端已微明。
白露凈原野,
始覺丘陵平。
擾亂的喜鵲一次又一次地驚起,
天色在樹梢間已經微微明亮。
清晨的白露洗凈了原野,
我才感覺到丘陵的平坦。
暗蛩方夜績,
孤螢亦宵征。
歸來閉戶坐,
寸田且默耕。
黑暗中的蛩蛩依然在夜晚勞作,
孤獨的螢火蟲也在黃昏中游蕩。
回到家中,我閉上門戶坐下,
專心耕種著那一小塊土地。
莫赴花月期,
免為詩酒縈。
詩人如布谷,
聒聒常自名。
不要追求花花世界和月下佳期,
避免被詩和酒所困擾。
詩人就像布谷鳥一樣,
喧鬧地自稱著自己的名字。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夜晚在郊外散步的情景。詩人缺覺不早起,夜晚才回家,引起了狗的吠聲,感到內疚。在夜行的過程中,他欣賞了自然的美景,觀察了鵲鳥驚起和螢火蟲的活動,最終回到家中,安靜地耕種田地。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家鄉親友的思念和對平凡生活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對詩酒花月的疏遠態度,強調詩人應該專注于現實生活和樸素的農耕勞作。
“長林踏青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fù jiǎ jiāng líng yè xíng jiāo xíng bù yuè zuò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quē yuè bù zǎo chū, cháng lín tà qīng míng.
缺月不早出,長林踏青冥。
quǎn fèi zhǔ rén nù, kuì cǐ lǘ lǐ qíng.
犬吠主人怒,愧此閭里情。
guài wǒ yè bù guī, qiàn mèi kuī chái jīng.
怪我夜不歸,茜袂窺柴荊。
yún jiān yǔ dì shàng, dài wǒ liǎng yǒu shēng.
云間與地上,待我兩友生。
jīng què zài sān qǐ, shù duān yǐ wēi míng.
驚鵲再三起,樹端已微明。
bái lù jìng yuán yě, shǐ jué qiū líng píng.
白露凈原野,始覺丘陵平。
àn qióng fāng yè jī, gū yíng yì xiāo zhēng.
暗蛩方夜績,孤螢亦宵征。
guī lái bì hù zuò, cùn tián qiě mò gēng.
歸來閉戶坐,寸田且默耕。
mò fù huā yuè qī, miǎn wèi shī jiǔ yíng.
莫赴花月期,免為詩酒縈。
shī rén rú bù gǔ, guā guā cháng zì míng.
詩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長林踏青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