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百尺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幽百尺井”全詩
幽幽百尺井,仰天無一席。
隔墻聞歌呼,自恨計之失。
留詩不忍寫,苦淚漬紙筆。
余生復何幸,樂事有今日。
江流鏡面凈,煙雨輕冪冪。
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
聞君在磁湖,欲見隔咫尺。
朝來好風色,旗腳西北擲。
行當中流見,笑眼清光溢。
此邦疑可老,修竹帶泉石。
欲買柯氏林,茲謀待君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詩人迎接朋友子由而產生的情感和景色。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至巴河口迎接子由
去年在御史府中,舉動碰觸四壁。
幽幽百尺深的井,仰望天空沒有一塊席子。
隔著墻聽見歌聲呼喊,自悔自己的計劃失敗。
留下的詩篇不忍心寫下,苦澀的淚水沾濕了紙筆。
余生還有什么幸福,如今有了快樂的事情。
江水流淌如鏡面般清澈,煙雨輕柔地彌漫。
孤舟像鳧鷖般,劃破千頃碧波。
聽說你在磁湖那邊,渴望與你相見,隔著遙遠的距離。
早晨的風景如此美好,旗幟在西北方向飄揚。
行進中流,見到了你,笑眼中洋溢著清澈的光芒。
這個國家或許可以在此安度晚年,修竹帶著泉水和石頭。
我想買下柯氏的林地,這個計劃等待著你的必然前來。
詩意: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這首詩詞以蘇軾迎接朋友子由的場景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情感和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的典型風格,描寫了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的交融。詩人通過對具體場景的描寫,如御史府中的局促、井口的空曠、墻外的歌聲,營造出一種寂寞、無奈的氛圍。然而,詩人通過描述江水的清澈、煙雨的輕柔,以及朝風的美好,展現了對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渴望與友人相見,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反復使用"幽幽"、"清"、"輕"等詞語,強化了詩中的情感和景色的柔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等待,以及對友人的期望,給人以希望和憧憬的感覺。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情感和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蘇軾對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同時,詩中的自然描寫和情感表達也給人以美好、溫暖的印象。
“幽幽百尺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zhì bā hé kǒu yíng zi yóu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
qù nián yù shǐ fǔ, jǔ dòng chù sì bì.
去年御史府,舉動觸四壁。
yōu yōu bǎi chǐ jǐng, yǎng tiān wú yī xí.
幽幽百尺井,仰天無一席。
gé qiáng wén gē hū, zì hèn jì zhī shī.
隔墻聞歌呼,自恨計之失。
liú shī bù rěn xiě, kǔ lèi zì zhǐ bǐ.
留詩不忍寫,苦淚漬紙筆。
yú shēng fù hé xìng, lè shì yǒu jīn rì.
余生復何幸,樂事有今日。
jiāng liú jìng miàn jìng, yān yǔ qīng mì mì.
江流鏡面凈,煙雨輕冪冪。
gū zhōu rú fú yī, diǎn pò qiān qǐng bì.
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
wén jūn zài cí hú, yù jiàn gé zhǐ chǐ.
聞君在磁湖,欲見隔咫尺。
zhāo lái hǎo fēng sè, qí jiǎo xī běi zhì.
朝來好風色,旗腳西北擲。
háng dāng zhōng liú jiàn, xiào yǎn qīng guāng yì.
行當中流見,笑眼清光溢。
cǐ bāng yí kě lǎo, xiū zhú dài quán shí.
此邦疑可老,修竹帶泉石。
yù mǎi kē shì lín, zī móu dài jūn bì.
欲買柯氏林,茲謀待君必。
“幽幽百尺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