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光鋪幾凈無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麥光鋪幾凈無瑕”全詩
従此剡藤真可吊,半紆春蚓綰秋蛇。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人求筆跡》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人求筆跡》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麥光鋪幾凈無瑕,
入夜青燈照眼花。
従此剡藤真可吊,
半紆春蚓綰秋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向他人請教書法時的情景。蘇軾贊美對方的書法技藝,以麥光鋪上的幾行字跡來形容其墨跡的潔凈無瑕。當夜幕降臨,青燈照亮了紙上的字跡,使它們顯得更加艷麗奪目。蘇軾表示自己從此以后將以對方的書法為榜樣,并以剡藤和春蚓、秋蛇來比喻自己對書法的學習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蘇軾對對方書法的贊美和自己對書法的追求。通過對墨跡的描繪和對燈光的運用,詩人將書法的美妙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麥光鋪幾凈無瑕,形容對方的字跡整潔無瑕,顯示了詩人對對方書法技藝的欽佩之情。入夜青燈照眼花,將夜晚的燈光照亮字跡,使其更加明亮奪目,突出了書法的藝術效果。最后兩句以剡藤、春蚓和秋蛇的形象,暗示了蘇軾對書法的學習和追求,表達了他希望能夠像春蚓和秋蛇一樣,能夠更好地掌握書法的技巧和藝術境界的愿望。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文字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蘇軾對對方書法的贊美和自己對書法的追求。同時,通過對墨跡和燈光的描繪,使整首詩詞充滿了藝術的美感和意境,體現了蘇軾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麥光鋪幾凈無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rén qiú bǐ jī
和人求筆跡
mài guāng pù jǐ jìng wú xiá, rù yè qīng dēng zhào yǎn huā.
麥光鋪幾凈無瑕,入夜青燈照眼花。
cóng cǐ shàn téng zhēn kě diào, bàn yū chūn yǐn wǎn qiū shé.
従此剡藤真可吊,半紆春蚓綰秋蛇。
“麥光鋪幾凈無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