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三竿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外三竿日”全詩
門外三竿日,江關一葉秋。
蕭疏悲白發,漫浪散窮愁。
世事江聲外,吾生幸且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過海得子由書》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海得子由書》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作者在經歷了許多坎坷與困苦后,終于得到了弟弟的書信,給予他一絲慰藉和希望的情景。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經過廢來久,
有弟忽相求。
門外三竿日,
江關一葉秋。
蕭疏悲白發,
漫浪散窮愁。
世事江聲外,
吾生幸且休。
詩詞的意境主要通過兩個對比來表達。首先是對比時間的流逝和作者的漂泊。詩中提到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廢墟,意味著作者經歷了很多的挫折與失敗。然而,這時弟弟突然出現并請求見面,給了作者一絲希望。其次是對比孤單冷落的景象和希望的到來。詩中描繪了門外陽光高照,江關上只有一片枯葉,形容了孤單冷落的景象。而隨之而來的是作者的白發和窮愁被如海浪一般散去,世事與江水聲音隔絕,作者的生活幸運而安寧。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經歷了許多困苦和挫折后的喜悅與寧靜。通過對比的手法,詩中傳達了作者的心情和情感變化,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激和滿足。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豪放灑脫的風格,以及對人生起伏和命運變遷的深刻思考。
“門外三竿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hǎi dé zi yóu shū
過海得子由書
jīng guò fèi lái jiǔ, yǒu dì hū xiāng qiú.
經過廢來久,有弟忽相求。
mén wài sān gān rì, jiāng guān yī yè qiū.
門外三竿日,江關一葉秋。
xiāo shū bēi bái fà, màn làng sàn qióng chóu.
蕭疏悲白發,漫浪散窮愁。
shì shì jiāng shēng wài, wú shēng xìng qiě xiū.
世事江聲外,吾生幸且休。
“門外三竿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