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獨啜心有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閉門獨啜心有愧”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句詩二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詩二句》是一首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之手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飲非其人茶有語,
閉門獨啜心有愧。
這首詩詞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一種愧疚和自省之情。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喝茶時有話要說,但卻不是和那個人共享茶葉的意思。這句話可能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作者與某人有隔膜,不愿與之共享茶葉;另一種解釋是作者在喝茶時思考自己的內心,有話要對自己說。這句話的意象化描述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矛盾和不安。
詩的第二句表達了作者獨自閉門啜飲茶湯時的內心愧疚。這句話揭示了作者在獨處時對自己內心的反省和自責。作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或思想可能與道德或倫理標準相悖,因此感到內疚。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喝茶時的內心狀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質疑、懊悔和自省。作者在獨處時思考自己的言行,感到自己與他人或社會存在某種隔膜,也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質疑。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我內省的關注,并揭示了他對道德和倫理價值的思考。這種自省和內疚的情感使得這首詩詞更加深刻和具有共鳴力。
蘇軾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內心的自省,傳達了人們在獨處時可能會面對的內心沖突和矛盾。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詩意和內在的思考價值,成為了蘇軾作品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閉門獨啜心有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shī èr jù
句詩二句
yǐn fēi qí rén chá yǒu yǔ, bì mén dú chuài xīn yǒu kuì.
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啜心有愧。
“閉門獨啜心有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