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伏猛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深伏猛在”全詩
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賢哉江東守,收此幕中奇。
無華豈易識,既得不自隨。
留君望此府,助我憐其衰。
二年促膝語,一旦長揖辭。
林深伏猛在,岸改潛珍移。
去此當安從,失君徒自悲。
念君瑚璉質,當今臺閣宜。
去矣會有合,豈當懷其私。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送程之邵簽判赴闕》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程之邵簽判赴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夜光不自獻,天驥良難知。
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賢哉江東守,收此幕中奇。
無華豈易識,既得不自隨。
留君望此府,助我憐其衰。
二年促膝語,一旦長揖辭。
林深伏猛在,岸改潛珍移。
去此當安從,失君徒自悲。
念君瑚璉質,當今臺閣宜。
去矣會有合,豈當懷其私。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蘇軾送別好友程邵,并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的開頭兩句"夜光不自獻,天驥良難知"意味著真正的才華和美德不會輕易顯露,而是需要通過時間和經歷才能真正了解。
接下來的兩句"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表達了程邵的非凡才能和出眾品質,就像一只狡猾的狐貍腋下藏著五張珍貴的虎皮一樣,蘊含著珍貴而難得的品質。
接著,詩人稱贊程邵是江東地區的守臣,收留了這位在官場中不同尋常的人才,認為他是幕府中的稀有之物。
然后,詩中提到無華難以識別,一旦得到就不會輕易離開,這是在表達程邵的稀世才華和品質。
之后的幾句表達了蘇軾希望程邵能留在他的身邊,共同面對人生的衰敗和困境,共同度過艱難時刻。
接著,詩中提到了兩人之間促膝長談的情景,但很快程邵就要離去,這讓蘇軾感到悲傷。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蘇軾希望程邵能在新的環境中安居樂業,不要因為離別而傷感。
最后的幾句表達了詩人對程邵的美好期望,認為他的才華和品質適合在當今的朝廷中發揮作用,不應該被埋沒。詩人認為程邵的離去只是暫時的分別,將來還會有合適的機會再次相聚,因此不應該過于懷念私人情感。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程邵的贊賞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他未來發展的美好期望。詩中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以及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而深邃的詩詞才華。
“林深伏猛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g zhī shào qiān pàn fù quē
送程之邵簽判赴闕
yè guāng bù zì xiàn, tiān jì liáng nán zhī.
夜光不自獻,天驥良難知。
cóng lái yī hú yè, huò chū wǔ gǔ pí.
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xián zāi jiāng dōng shǒu, shōu cǐ mù zhōng qí.
賢哉江東守,收此幕中奇。
wú huá qǐ yì shí, jì dé bù zì suí.
無華豈易識,既得不自隨。
liú jūn wàng cǐ fǔ, zhù wǒ lián qí shuāi.
留君望此府,助我憐其衰。
èr nián cù xī yǔ, yī dàn cháng yī cí.
二年促膝語,一旦長揖辭。
lín shēn fú měng zài, àn gǎi qián zhēn yí.
林深伏猛在,岸改潛珍移。
qù cǐ dāng ān cóng, shī jūn tú zì bēi.
去此當安從,失君徒自悲。
niàn jūn hú liǎn zhì, dāng jīn tái gé yí.
念君瑚璉質,當今臺閣宜。
qù yǐ huì yǒu hé, qǐ dāng huái qí sī.
去矣會有合,豈當懷其私。
“林深伏猛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