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出木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時出木石”全詩
詩鳴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
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
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
誰云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題文與可墨竹》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文與可墨竹》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與友人文與可一起欣賞竹子的景象,并表達了對知音的珍惜之情。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斯人定何人,游戲得自在。
詩鳴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
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
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
誰云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蘇軾與文與可共同欣賞竹子的愉悅心情。開篇的"斯人定何人"表示蘇軾很好奇對方是何方人士,但在一起欣賞竹子的時候,他們都能夠自由自在地游戲嬉戲。"詩鳴草圣余,兼入竹三昧"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贊美,將竹子的清雅與自身的藝術才情相融合。"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描述了竹子的形態奇特,超越了常規的形象,給人以荒誕不羈之感。"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表達了蘇軾對竹子的獨特賞識之情,認為自己在欣賞竹子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體驗。"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意味著真正的知音難以遇到,但蘇軾對于這樣的知音并不會輕易放過。"誰云生死隔,相見如龔隗"表達了即使生死隔離,蘇軾與文與可仍能相見,彼此心靈相通,如同古代傳說中的知音龔聞。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竹子的特質和表達對知音的思念,展現了蘇軾的情感和藝術追求。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示了蘇軾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以及對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欣賞自然之景的渴望。
“時時出木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én yǔ kě mò zhú
題文與可墨竹
sī rén dìng hé rén, yóu xì dé zì zài.
斯人定何人,游戲得自在。
shī míng cǎo shèng yú, jiān rù zhú sān mèi.
詩鳴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shí shí chū mù shí, huāng guài yì xiàng wài.
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
jǔ shì zhī zhēn zhī, shǎng huì dú yǔ zuì.
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
zhī yīn gǔ nán hé, yǎn hū bù shǎo dài.
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
shuí yún shēng sǐ gé, xiāng jiàn rú gōng kuí.
誰云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時時出木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