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舟淮北雨折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系舟淮北雨折軸”全詩
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霜雪驕。
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
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斬長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再過泗上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過泗上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詩詞,該詩以描繪泗水兩岸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困境的勇敢面對的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
系舟淮北雨折軸,
系舟淮南風斷橋。
客行有期日月疾,
歲事欲晚霜雪驕。
山根浪頭作雷吼,
縮手敢試舟師篙。
不用然犀照幽怪,
要須拔劍斬長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泗水為背景,通過描繪泗水兩岸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嘆和對面臨困境的勇敢面對。
首句"系舟淮北雨折軸,"描述了作者系著船只,卻在淮北遭遇了雨水的阻礙,使得船只的帆篷折斷了。這里雨水的降臨象征著困難和阻礙,給旅途帶來了不便和挑戰。
第二句"系舟淮南風斷橋。"繼續描繪了作者在淮南遭遇的困境,這一次是強烈的風使得橋梁斷裂。風的強勢象征著困境的嚴峻和不可預測性,給作者的旅程帶來了更大的困擾。
接下來的兩句"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霜雪驕。"表達了客行的日月匆匆,時間流逝迅速,而歲月的事物卻表現得傲慢自滿,仿佛不愿意向時間低頭。作者從這種現象中感觸到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無情。
下一句"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描繪了船只在波濤洶涌的山根之間航行,水浪翻騰如雷聲一般咆哮,但作者并不退縮,勇敢地試著舵篙,意味著他積極應對困境,勇往直前。
最后兩句"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斬長蛟。"表達了不需要神奇的靈物來驅散困難,而是需要自己拔劍斬斷困境的象征化身。這里的犀和蛟都是傳說中的神獸,作者借用它們來形容困境的強大和可怕,而自己則要勇敢地面對并戰勝困境。
整首詩以泗水為背景,通過描繪旅途中的困境和作者的勇敢面對,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困境的積極應對的態度。它既是對人生中困難和挑戰的思考,也是對自身勇氣和決心的贊美。
“系舟淮北雨折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guò sì shàng èr shǒu
再過泗上二首
xì zhōu huái běi yǔ zhé zhóu, xì zhōu huái nán fēng duàn qiáo.
系舟淮北雨折軸,系舟淮南風斷橋。
kè xíng yǒu qī rì yuè jí, suì shì yù wǎn shuāng xuě jiāo.
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霜雪驕。
shān gēn làng tou zuò léi hǒu, suō shǒu gǎn shì zhōu shī gāo.
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
bù yòng rán xī zhào yōu guài, yào xū bá jiàn zhǎn zhǎng jiāo.
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斬長蛟。
“系舟淮北雨折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