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古豪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孔明古豪杰”全詩
孔明古豪杰,何乃為此事。
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
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
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
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張飛傳》?》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飛傳》是一首宋代蘇軾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
孔明古豪杰,何乃為此事。
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
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
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
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歷史中的一段故事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三個主要人物:先主劉備、劉璋和張飛,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詩的開頭談到了先主劉備反對劉璋的事情,表示劉備的行動有些不公正,缺乏正義感。然后,蘇軾對孔明的行為表示疑惑,認為作為一個古代的英雄人物,他為什么參與了這樣的事情。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劉璋作為一個庸碌的君主,沒有什么出色的才能,但他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別人的生命。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嚴子陵,他以傲然的姿態對待生死,不愿意屈服于權勢之下。
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軾表達了對國家的衰亡和君主的無能的嘆息。他感慨地問:是誰雕刻了山石,讓我空悲淚流。最后,他用“斷頭將”一詞來形容那些為權力而犧牲的人,表示對這種現象的深深憂慮,認為這是長久以來的病態。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考,表達了對道德淪喪、權力斗爭和國家命運的憂慮。蘇軾以深沉的情感和犀利的筆觸,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的不公,呼喚著更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孔明古豪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fēi chuán?
張飛傳》?
xiān zhǔ fǎn liú zhāng, bīng yì pō bú yì.
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
kǒng míng gǔ háo jié, hé nǎi wèi cǐ shì.
孔明古豪杰,何乃為此事。
liú zhāng gù yōng zhǔ, shuí wèi sǐ bù èr.
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
yán zi dú hé xián, tán xiào ào zhēn jǐ.
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
guó wáng jūn yǐ zhí, jiē zi sǐ shuí wèi.
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
hé rén kè shān shí, shǐ wǒ kōng tì lèi.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
xū jiē duàn tóu jiāng, qiān gǔ wèi bìng jì.
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孔明古豪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