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林泉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本自林泉客”全詩
徘徊俯丹楹,到影見攲仄。
不識陶靖節,定非風塵格。
遙懷謝靈運,本自林泉客。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為役。
顧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適。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富陽道中》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富陽道中》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側。
徘徊俯丹楹,到影見攲仄。
不識陶靖節,定非風塵格。
遙懷謝靈運,本自林泉客。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為役。
顧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清晨起來,行走在富陽道路上的情景。他徘徊在紅墻綠瓦的宮殿前,看到自己的影子斜倚在墻上。他感嘆自己不了解宮廷的禮節和規矩,注定不能適應這種塵世的生活。他遙想起謝靈運,感覺自己本應是一個居住在山林泉水之間的隱士。他生來突然陷入了塵世的紛擾,但他不愿將自己束縛于形式,像那些身披冠冕的人一樣。
賞析:
《富陽道中》是蘇軾在宋代時期創作的一首清早行走時的描寫詩。蘇軾以自己的視角,描述了清晨起來的情景。他振衣起立,行至方池旁,徘徊在紅墻綠瓦的宮殿前。蘇軾通過描繪自己的影子倚靠在墻上,表達了他身世的不確定和不適應宮廷生活的感受。
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軾提到自己不了解陶淵明那樣的隱士的生活方式,也無法適應宮廷的禮儀和規矩。他遙想起謝靈運,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對宮廷生活的厭倦。蘇軾表示自己并不愿意將自己的存在僅僅局限于形式和禮節,他不愿成為那些身披冠冕的人。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宮廷生活的反思和不滿。他通過對比自己與冠冕之人的不同,表達了對塵世繁華的疏離和對純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表達了蘇軾獨特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本自林泉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áng dào zhōng
富陽道中
qīng chén zhèn yī qǐ, qǐ bù fāng chí cè.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側。
pái huái fǔ dān yíng, dào yǐng jiàn qī zè.
徘徊俯丹楹,到影見攲仄。
bù shí táo jìng jié, dìng fēi fēng chén gé.
不識陶靖節,定非風塵格。
yáo huái xiè líng yùn, běn zì lín quán kè.
遙懷謝靈運,本自林泉客。
yǔ shēng hū shì shì, bù yǐ xíng wèi yì.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為役。
gù bǐ miǎn biàn rén, miǎn biàn fēi yǔ shì.
顧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適。
“本自林泉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