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圓空入井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有圓空入井中”全詩
傍有人道衣古貌,為讀其中一篇云:人事且常在,留質悟圓間。
凡四句,覺而忘其二,以告其客蘇軾。
軾以私意廣之云。
圓間有物物間空,豈有圓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個樣,故應眼力自先窮。
連環已解如神手,萬竅猶號未濟風。
稽首問公公大笑,本來誰礙更求通。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記夢(并敘)》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記夢(并敘)》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中文譯文:
樂全先生夢人以詩三篇示之,
字皆旁行而不可識。
傍有人道衣古貌,
為讀其中一篇云:
人事且常在,留質悟圓間。
凡四句,覺而忘其二,
以告其客蘇軾。
軾以私意廣之云。
圓間有物物間空,
豈有圓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個樣,
故應眼力自先窮。
連環已解如神手,
萬竅猶號未濟風。
稽首問公公大笑,
本來誰礙更求通。
詩意:
這首詩詞講述了一個夢中的奇遇。樂全先生在夢中受到一位神秘人的指引,展示了三首詩,但其中的字卻以旁行的方式排列,難以辨認。旁邊站著一位穿古老衣著的人,讀出其中一篇詩的意思:“人的生活和事物的存在始終如一,通過觀察事物的本質來領悟宇宙的奧秘。”然而,樂全先生醒來后只記得其中的兩句,于是告訴了他的朋友蘇軾。蘇軾以個人的理解進行了擴展:“宇宙中有物質存在,物質之間卻是空虛的。怎么可能有圓的空虛進入井中呢?不相信天空的形狀是真實的,所以必須用眼力來探究。雖然迷惑不解,但通過不斷的思考,就能破解像神一樣的智慧。盡管萬事萬物都在發聲,但仍然不能完全領悟其中的奧秘。”最后,蘇軾向神秘人問候,神秘人大笑,并告訴蘇軾,我們應該超越表面的障礙,追求更深層次的理解。
賞析:
這首詩詞以夢境為背景,通過描述夢中的奇妙經歷,表達了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詩中出現的神秘人和旁行的字排列增加了詩的神秘感和趣味性。詩人通過對宇宙本質的思考,表達了對世界的追求和對真理的探索。詩中的“圓間有物物間空”以及“豈有圓空入井中”等表達,突出了對宇宙本源和事物本質的質疑,展示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尋。最后,詩人向神秘人致意,并通過神秘人的大笑,傳遞出一種超越表面現象、追求更高層次的智慧和理解的意愿。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而深刻的哲學思考,融合了夢境與現實、人生與宇宙的主題。通過對夢中詩篇的描寫和對夢后遺忘的反思,詩人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真實性和對宇宙的認知。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啟迪,鼓勵人們超越常規思維,勇于追尋真理和智慧。
“豈有圓空入井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mèng bìng xù
記夢(并敘)
lè quán xiān shēng mèng rén yǐ shī sān piān shì zhī, zì jiē páng xíng ér bù kě shí.
樂全先生夢人以詩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識。
bàng yǒu rén dào yī gǔ mào, wèi dú qí zhōng yī piān yún: rén shì qiě cháng zài, liú zhì wù yuán jiān.
傍有人道衣古貌,為讀其中一篇云:人事且常在,留質悟圓間。
fán sì jù, jué ér wàng qí èr, yǐ gào qí kè sū shì.
凡四句,覺而忘其二,以告其客蘇軾。
shì yǐ sī yì guǎng zhī yún.
軾以私意廣之云。
yuán jiān yǒu wù wù jiān kōng, qǐ yǒu yuán kōng rù jǐng zhōng.
圓間有物物間空,豈有圓空入井中。
bù xìn tiān xíng zhēn gè yàng, gù yīng yǎn lì zì xiān qióng.
不信天形真個樣,故應眼力自先窮。
lián huán yǐ jiě rú shén shǒu, wàn qiào yóu hào wèi jì fēng.
連環已解如神手,萬竅猶號未濟風。
qǐ shǒu wèn gōng gōng dà xiào, běn lái shuí ài gèng qiú tōng.
稽首問公公大笑,本來誰礙更求通。
“豈有圓空入井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