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倘有濟時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衫倘有濟時心”全詩
年來老干都生菌,下有孫枝欲出林。
白發未成歸隱計,青衫倘有濟時心。
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上的松樹和楠木深得無法再深,滿山的風雨咆哮如龍吟。這些年來,老干都長出了菌類,底下的新枝渴望冒出林間。白發尚未全然,歸隱山林的打算,青衫若是有助人之時的心思。閉門靜心,嘗試寫下三千卷草稿,可惜求人相助的機會少如今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對自己的境遇和心境的思考。他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對生活的觸動。詩中展現了歲月的流逝和自己逐漸老去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追求理想和希望得到幫助的渴望。
賞析:
1. 自然景物的描繪:蘇軾運用江上的松樹、楠木和滿山的風雨來表達自然的壯麗和雄偉,這種景象與他內心的感受相呼應。這種自然景物的描繪常見于宋代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抒發情感和表達思想。
2. 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年來老干都生菌",這句話暗喻自己的年歲已經漸長,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自己逐漸老去的感受。這種思考對于文人來說是常見的主題,也是表達自己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展望。
3. 內心的期望和不甘:蘇軾寫到"白發未成歸隱計,青衫倘有濟時心",表達了自己對于退隱山林的渴望和對幫助他實現理想的期待。這種不甘寂寞和對理想的追求也是文人常見的心境。
4. 孤獨與創作:最后兩句"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表現了蘇軾在創作過程中的孤獨和寂寞,他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來寫作,但是求得別人的幫助卻很少。這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和對人際關系的失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的情感表達,詩中融入了作者對歲月流逝、追求理想和孤獨創作等主題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和思想內涵。
“青衫倘有濟時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yóu sòng qiān zhī zhí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
jiāng shàng sōng nán shēn fù shēn, mǎn shān fēng yǔ zuò lóng yín.
江上松楠深復深,滿山風雨作龍吟。
nián lái lǎo gàn dōu shēng jūn, xià yǒu sūn zhī yù chū lín.
年來老干都生菌,下有孫枝欲出林。
bái fà wèi chéng guī yǐn jì, qīng shān tǎng yǒu jì shí xīn.
白發未成歸隱計,青衫倘有濟時心。
bì mén shì cǎo sān qiān dú, zè xí qiú rén shǎo shì jīn.
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
“青衫倘有濟時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