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古井不生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來古井不生瀾”全詩
不妨更有安心病,臥看縈簾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來古井不生瀾。
只愁戲瓦閑童子,卻作泠泠一水看。
小閣低窗臥晏溫,了然非默亦非言。
維摩示病吾真病,誰識東坡不二門。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臂痛謁告作三絕句示四君子》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臂痛謁告作三絕句示四君子》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公退清閑如致仕,
酒余歡適似還鄉。
不妨更有安心病,
臥看縈簾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
年來古井不生瀾。
只愁戲瓦閑童子,
卻作泠泠一水看。
小閣低窗臥晏溫,
了然非默亦非言。
維摩示病吾真病,
誰識東坡不二門。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在退隱之后的心境和感慨。下面是對詩意和賞析的分析:
詩的前兩句寫出蘇軾退隱之后的寧靜和自在,他退隱后過上了清閑的生活,與當初官場的忙碌相比,仿佛回到故鄉一般。酒余歡適似還鄉,蘇軾在閑暇之余,喝酒歡樂,心情愉悅,仿佛回到了故鄉的鄉間歡慶之中。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蘇軾內心的病痛和追求安寧的愿望。他說不妨更有安心病,這里的安心病指的是內心的病痛,也可以理解為他內心的煩憂和不安。臥看縈簾一炷香,他在床上躺著,看著縈繞的窗簾,燃著一炷香,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平靜。
詩的后兩句寫出了蘇軾對于自己內心追求的無奈和困擾。他問心中有何求遣病安,多年來他的內心病痛無法舒解,就像古井不生波瀾一樣。只愁戲瓦閑童子,卻作泠泠一水看,他感到困擾的是自己像個調皮閑散的孩童,卻只能默默地注視著清澈的水流,無法擺脫內心的困擾。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的心境和獨特的悟性。小閣低窗臥晏溫,這里描寫了他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但他并非默默無言,而是心中了然于此,不言不語。維摩示病吾真病,誰識東坡不二門,蘇軾借維摩詰問病痛真相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內心真實的病痛,但又感到無人能夠真正理解他獨特的心境和見解。
這首詩詞通過對蘇軾退隱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他內心的病痛和追求安寧的愿望,同時也展現出他的獨立思考和超脫世俗的悟性。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典故,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年來古井不生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tòng yè gào zuò sān jué jù shì sì jūn zǐ
臂痛謁告作三絕句示四君子
gōng tuì qīng xián rú zhì shì, jiǔ yú huān shì shì huán xiāng.
公退清閑如致仕,酒余歡適似還鄉。
bù fáng gèng yǒu ān xīn bìng, wò kàn yíng lián yī zhù xiāng.
不妨更有安心病,臥看縈簾一炷香。
xīn yǒu hé qiú qiǎn bìng ān, nián lái gǔ jǐng bù shēng lán.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來古井不生瀾。
zhǐ chóu xì wǎ xián tóng zǐ, què zuò líng líng yī shuǐ kàn.
只愁戲瓦閑童子,卻作泠泠一水看。
xiǎo gé dī chuāng wò yàn wēn, liǎo rán fēi mò yì fēi yán.
小閣低窗臥晏溫,了然非默亦非言。
wéi mó shì bìng wú zhēn bìng, shuí shí dōng pō bù èr mén.
維摩示病吾真病,誰識東坡不二門。
“年來古井不生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