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徑不復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微徑不復取”全詩
神傷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嬋娟碧鮮凈,蕭摵寒籜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復吐。
朱甍半光炯,戶牖粲可數。
拄策忘前期,出蘿已亭午。
冥冥子規叫,微徑不復取。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法鏡寺》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法鏡寺》是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講述了詩人在身體虛弱的情況下前往法鏡寺的經歷,感嘆自己身臨絕境、山行艱難,同時描繪了法鏡寺的景色。
詩人身體虛弱,卻勉強前往他處,承受了很大的勞苦。他內心感到痛苦,山行艱辛,到達崖寺時更加憂傷。崖寺清雅如碧玉,幽靜而古老。山上的水匯聚成涓涓細流,細雨從松林中飄揚而下。云霧散開,清晨初日漸漸顯露出來。屋檐的琉璃瓦半遮半掩,窗戶閃爍著明亮的光芒。詩人扶著拐杖,竟然忘記了自己以前曾經說過的話,已經步入了午后的亭臺。雖然前途渺茫,但他相信自己的內心會像黃鸝的鳴叫一樣,告訴自己何去何從,然而那條通向法鏡寺的小徑卻已經找不到了。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身危途窮,但仍然奮發前行的精神,同時通過描寫法鏡寺的婉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與感慨。詩中的法鏡寺充滿了古樸和神秘感,與詩人內心的憂傷相呼應。詩人身臨絕境,但面對困境仍然堅定不移,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出路,盡管現實可能已經變得模糊不清。整首詩以詩人內心的痛苦和迷茫為基調,展現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自然美景的感嘆。
“微徑不復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 jìng sì
法鏡寺
shēn wēi shì tā zhōu, miǎn qiǎng zhōng láo kǔ.
身危適他州,勉強終勞苦。
shén shāng shān xíng shēn, chóu pò yá sì gǔ.
神傷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chán juān bì xiān jìng, xiāo shè hán tuò jù.
嬋娟碧鮮凈,蕭摵寒籜聚。
huí huí shān gēn shuǐ, rǎn rǎn sōng shàng yǔ.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xiè yún méng qīng chén, chū rì yì fù tǔ.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復吐。
zhū méng bàn guāng jiǒng, hù yǒu càn kě shǔ.
朱甍半光炯,戶牖粲可數。
zhǔ cè wàng qián qī, chū luó yǐ tíng wǔ.
拄策忘前期,出蘿已亭午。
míng míng zǐ guī jiào, wēi jìng bù fù qǔ.
冥冥子規叫,微徑不復取。
“微徑不復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