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石如琢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石如琢玉”全詩
入我病風手,(古語云,磨墨如病風手。
)玄云渰凄凄。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蠟屐阮,又如鍛柳嵇。
醉筆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自笑(〔一題:試筆〕)》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笑(〔一題:試筆〕)》
子石如琢玉,遠煙真削黳。
入我病風手,(古語云,磨墨如病風手。)
玄云渰凄凄。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蠟屐阮,又如鍛柳嵇。
醉筆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
中文譯文:
小石如同琢玉,遠處的煙霧真實而深邃。
進入我病弱的手中,(古語說,磨墨就像得了風病的手。)
玄云飄渺凄凄。
其中有什么好處,但我喜歡迷失其中。
既像蠟制的履鞋阮,又像鍛造的柳嵇。
陶醉于筆墨之中得到完美,像天空中的彩虹一般美麗。
非常感謝與我共同度過這幽靜的時光的中書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的《自笑》。詩中通過描寫琢玉、煙霧、病風手、玄云、蠟屐、鍛柳等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墨磨寫字的癡迷和陶醉之情。
首先,詩人以子石如琢玉、遠煙真削黳的形象來比喻墨磨的過程,凸顯了墨磨的精致和煙霧般的神秘感。接著,詩人將墨磨與病風手相聯系,暗示了他對墨磨寫字的癡迷程度,將其形容為一種病態的狀態。玄云渰凄凄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內心的憂郁和迷惘。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既像蠟屐阮,又如鍛柳嵇。蠟屐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鞋履,鍛柳是指鍛造柳嵇的形象,這里用來比喻詩人的筆墨。詩人將自己的寫作比作蠟屐和鍛柳,意味著他的筆墨經過精心調試和打磨,達到了完美的狀態。
最后,詩人感謝與他共同度過這幽靜時光的中書君。中書君可能指的是與蘇軾交往密切的友人或官員,他們共同欣賞和陶醉于詩人的墨磨寫字之美。
整首詩通過對墨磨寫字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癡迷和追求完美的態度。詩中的形象描寫細膩而富有想象力,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詩詞創作的熱愛。同時,詩中也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傳達了他對墨磨寫字的沉思和情感的寄托。
“子石如琢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xiào yī tí: shì bǐ
自笑(〔一題:試筆〕)
zi shí rú zuó yù, yuǎn yān zhēn xuē yī.
子石如琢玉,遠煙真削黳。
rù wǒ bìng fēng shǒu, gǔ yǔ yún, mó mò rú bìng fēng shǒu.
入我病風手,(古語云,磨墨如病風手。
xuán yún yǎn qī qī.
)玄云渰凄凄。
shì zhōng yǒu hé hǎo, ér wǒ xǐ yù mí.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jì shì là jī ruǎn, yòu rú duàn liǔ jī.
既似蠟屐阮,又如鍛柳嵇。
zuì bǐ dé tiān quán, wǎn wǎn tiān tóu ní.
醉筆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duō xiè zhōng shū jūn, bàn wǒ cǐ yōu qī.
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
“子石如琢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