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追陪跡未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車馬追陪跡未掃”全詩
草荒城角開新徑,雨入河洪失舊灘。
車馬追陪跡未掃,唱酬往復字應漫。
此詩更欲憑君改,待與江南子布看。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是蘇軾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弟東來殊寂寞,
故人留飲慰酸寒。
草荒城角開新徑,
雨入河洪失舊灘。
車馬追陪跡未掃,
唱酬往復字應漫。
此詩更欲憑君改,
待與江南子布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弟弟遠離家鄉而感到孤寂,而故友留下美酒以慰藉他的酸楚和寒冷。在城角的荒草叢中,新的小徑開辟出來,暴雨傾瀉入河,使舊有的灘涂消失不見。馬車追尋著前人的足跡未曾清掃,歌謠和應答的文字應該是漫亂無序的。詩人希望這首詩能夠在朋友的修改下完善,并期待與江南的朋友一起欣賞。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展現了蘇軾的真情實感。他以凄涼的景象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之情,同時描繪了離別時的寂寥和孤獨。作者通過草荒城角開辟新徑、雨水使舊灘消失等景象的對比,表達了歲月更迭、事物變化的無常性。詩中的馬車追尋前人足跡的描寫,暗示了歷史的延續和人事的變遷。最后,蘇軾希望朋友能對這首詩進行修改,以便更好地表達他的情感,同時也期待與江南的朋友一同分享這首詩的美好。整首詩構思巧妙,情感真摯,反映了蘇軾對友情和人情的深切體驗,展示了他在感傷中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美好的追求。
“車馬追陪跡未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dá bāng zhí zi yóu wǔ shǒu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lǎo dì dōng lái shū jì mò, gù rén liú yǐn wèi suān hán.
老弟東來殊寂寞,故人留飲慰酸寒。
cǎo huāng chéng jiǎo kāi xīn jìng, yǔ rù hé hóng shī jiù tān.
草荒城角開新徑,雨入河洪失舊灘。
chē mǎ zhuī péi jī wèi sǎo, chàng chóu wǎng fù zì yīng màn.
車馬追陪跡未掃,唱酬往復字應漫。
cǐ shī gèng yù píng jūn gǎi, dài yǔ jiāng nán zǐ bù kàn.
此詩更欲憑君改,待與江南子布看。
“車馬追陪跡未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