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合幾分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合幾分違”全詩
三年無所愧,十口今同歸。
汝去莫相憐,我生本無依。
相從大塊中,幾合幾分違。
莫作往來相,而生愛見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輝。
懸知冬夜長,不恨晨光遲。
夢中與汝別,作詩記忘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
作者:蘇軾(宋代)
胸中有佳處,海瘴不能腓。
三年無所愧,十口今同歸。
汝去莫相憐,我生本無依。
相從大塊中,幾合幾分違。
莫作往來相,而生愛見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輝。
懸知冬夜長,不恨晨光遲。
夢中與汝別,作詩記忘遺。
中文譯文:
胸中有佳處,海瘴不能腐肢。
三年無所愧,十口今同歸。
你離去不要相憐,我生來本無依。
相從大塊中,幾合幾分違。
不要往來相見,因為會生出愛和悲。
悠悠的山日,明亮的光輝留存。
我知道冬夜很長,但我不恨晨光遲。
在夢中與你分別,寫下詩歌以記憶遺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寫的,是他送別朋友陶王和張中的作品。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蘇軾說自己胸中有佳處,即內心有美好的東西,不受外界的影響。他表示即使遭遇困境,也不會受到外界的瘴氣(比喻世俗之氣)的侵蝕。他自豪地說,在過去的三年里,他沒有做出讓自己感到愧疚的事情,現在他和朋友們一起回來了。
接下來,蘇軾勸告離去的友人不要為他的離別而感到遺憾,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沒有家庭依靠的人。盡管他們在一起時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在現實面前,他們也會因為各自的選擇有所分歧。
蘇軾進一步勸告朋友們不要頻繁往來相見,因為這樣只會增加彼此之間的愛和悲傷。他希望他們在心中保持對彼此的思念,如同山日的光輝一樣持久。
最后,蘇軾表示他知道冬夜很長,但他并不因為晨光的遲到而感到惱怒。他在夢中與友人分別,但他決心通過作詩來紀念他們的友情,即使時間過去,他也不會忘記與他們之間的情感。
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他以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文字將這些情感傳達出來,展現了他作為一位杰出文人的才情和情感的豐富性。
“幾合幾分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wáng fǔ jūn zuò sòng kè zài sòng zhāng zhōng
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
xiōng zhōng yǒu jiā chù, hǎi zhàng bù néng féi.
胸中有佳處,海瘴不能腓。
sān nián wú suǒ kuì, shí kǒu jīn tóng guī.
三年無所愧,十口今同歸。
rǔ qù mò xiāng lián, wǒ shēng běn wú yī.
汝去莫相憐,我生本無依。
xiāng cóng dà kuài zhōng, jǐ hé jǐ fēn wéi.
相從大塊中,幾合幾分違。
mò zuò wǎng lái xiāng, ér shēng ài jiàn bēi.
莫作往來相,而生愛見悲。
yōu yōu hán shān rì, jiǒng jiǒng liú qīng huī.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輝。
xuán zhī dōng yè zhǎng, bù hèn chén guāng chí.
懸知冬夜長,不恨晨光遲。
mèng zhōng yǔ rǔ bié, zuò shī jì wàng yí.
夢中與汝別,作詩記忘遺。
“幾合幾分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