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桃杏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深桃杏亂”全詩
依依慰遠客,皎皎似吳姝。
不恨故園隔,空嗟芳歲徂。
春深桃杏亂,笑汝益羇孤。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中隱堂詩》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隱堂詩》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隱堂詩
二月驚梅晚,
幽香此地無。
依依慰遠客,
皎皎似吳姝。
不恨故園隔,
空嗟芳歲徂。
春深桃杏亂,
笑汝益羇孤。
中文譯文:
二月,驚艷的梅花已經晚了,
這個地方沒有幽香。
依依不舍地慰問遠方的客人,
明亮如吳國美女的容顏。
不怨恨故鄉的隔離,
只是感嘆芳華歲月的逝去。
春天深了,桃花和杏花紛亂開放,
笑著對你增添了孤寂。
詩意和賞析:
《中隱堂詩》描繪了蘇軾在春末二月時的一種思鄉之情。詩中的“梅花晚”一句,表達了梅花雖然已經過了盛開的時期,但仍然給人以驚艷之感。這種悄然綻放的美麗,與詩人所處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在這個地方并沒有梅花的幽香。
接著,詩人用“依依慰遠客”來形容他對遠方客人的關切和慰問之情。他希望能夠通過詩歌傳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讓遠方的朋友感到安慰和溫暖。而“皎皎似吳姝”這句則將遠方客人的姿容美麗地與吳國的美女相媲美,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對客人的贊美和思念之情。
在表達對故園的思念時,蘇軾并沒有表現出怨恨之情,而是以一種淡然的態度面對困難和隔離。他感嘆著芳華歲月的逝去,空有無盡的嘆息。詩中的“春深桃杏亂”一句,將春天的景象描繪得繁花似錦,但這樣的美景卻更加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
最后一句“笑汝益羇孤”,詩人以一種自嘲和調侃的口吻,對自己的孤獨處境進行了揭示。他用笑來表達自己對孤獨的接受和對境遇的豁達。整首詩以簡潔而典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客人的思念、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人生和自身處境的思考。
“春深桃杏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yǐn táng shī
中隱堂詩
èr yuè jīng méi wǎn, yōu xiāng cǐ dì wú.
二月驚梅晚,幽香此地無。
yī yī wèi yuǎn kè, jiǎo jiǎo shì wú shū.
依依慰遠客,皎皎似吳姝。
bù hèn gù yuán gé, kōng jiē fāng suì cú.
不恨故園隔,空嗟芳歲徂。
chūn shēn táo xìng luàn, xiào rǔ yì jī gū.
春深桃杏亂,笑汝益羇孤。
“春深桃杏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