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春欲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食清明春欲破”全詩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云聚散真無那。
百歲相看能幾個。
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木蘭花/玉樓春》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玉樓春》是宋代晏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樓朱閣橫金鎖。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間斜月兩眉愁,
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云聚散真無那。
百歲相看能幾個。
別來將為不牽情,
萬轉千回思想過。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為主題。詩中描述了一處鎖閉的玉樓、朱閣,寒食節與清明節過后春天即將到來的景象。詩人透過窗戶看到斜掛的月亮,他的眉頭因思念而愁苦。詩人看到窗外花瓣飄落,仿佛雙淚也跟隨而落。詩人感嘆朝云的聚散無常,百歲之間能有幾次相見。他告訴別來的人,即使分別也不會割舍情感,思念會在千回萬轉中不斷涌起。
賞析:
《木蘭花/玉樓春》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離別之情。首句以玉樓朱閣橫金鎖的形象,烘托出冬天的寒冷與封閉,同時也暗示著春天即將到來。接著,詩人以寒食清明的時節描繪了春天的破繭之勢,預示著新生與希望的到來。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透過窗戶看到斜掛的月亮,以及簾外落花,通過這些景物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愁苦與思念之情。月亮的斜掛象征著不穩定與變幻,與詩人內心的憂愁相呼應。落花雙淚墮的描寫則將詩人的思念之情與自然景物相融合,增加了詩意的層次。
在后半部分,詩人以朝云聚散、百歲相看的表述,抒發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他意味深長地說,人生如朝云般聚散無常,百歲之間的相見機會又有幾次呢?最后兩句表達了即使分別,詩人的情感仍然不會割舍,思念會在千回萬轉中不斷涌起,表達了對愛情的堅守和思念的長久。
整首詩以簡潔而婉轉的語言,描繪出寒冬將過、春天即將來臨的美麗景象,同時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與對光陰流轉的感慨,使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被詩人的情感所觸動。
“寒食清明春欲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yù lóu chūn
木蘭花/玉樓春
yù lóu zhū gé héng jīn suǒ.
玉樓朱閣橫金鎖。
hán shí qīng míng chūn yù pò.
寒食清明春欲破。
chuāng jiān xié yuè liǎng méi chóu, lián wài luò huā shuāng lèi duò.
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zhāo yún jù sàn zhēn wú nà.
朝云聚散真無那。
bǎi suì xiāng kàn néng jǐ gè.
百歲相看能幾個。
bié lái jiāng wèi bù qiān qíng, wàn zhuǎn qiān huí sī xiǎng guò.
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寒食清明春欲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