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歡組綬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歡組綬同”全詩
洛飲傳周俗,溱詩載鄭風。
停輪浮桂醑,解袂泛蘭叢。
選勝開慈宴,多歡組綬同。
分類: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奉和圣製上巳日》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圣製上巳日》是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宋代上巳節的熱鬧場景和歡樂氛圍。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陽三巳日,佳氣九城中。
洛飲傳周俗,溱詩載鄭風。
停輪浮桂醑,解袂泛蘭叢。
選勝開慈宴,多歡組綬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的盛況和喜慶氣氛。在這一天,陽光明媚,整個城市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息。洛水畔的飲宴風俗傳承自周朝,溱水邊的詩歌吟唱則承載著鄭國風的美好傳統。停下車輪,浮起桂花酒,解開袖子,漂浮在芬芳的蘭叢之間。人們精心選擇勝地,舉辦慈善宴會,共享歡樂,同心協力。
賞析:
《奉和圣製上巳日》展現了宋代上巳節的熱鬧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節日的喜慶氛圍。
詩中提到的青陽和九城,是指整個城市都沐浴在陽光明媚的春天里,給人一種歡快的感覺。洛飲傳周俗,溱詩載鄭風,展示了上巳節的傳統習俗和文化底蘊。洛水和溱水分別代表了洛陽和開封,這兩個地方都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洛陽的飲宴風俗傳承自周朝,而開封則以鄭國風的詩歌吟唱而著名。這些傳統文化元素使得節日更加豐富多彩。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停下車輪,品飲桂花酒,解開袖子,漂浮在蘭叢之間的情景。這些描寫增添了詩的浪漫氣息,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芬芳和節日的喜慶。
最后兩句“選勝開慈宴,多歡組綬同”表達了人們在上巳節時精心選擇勝地,舉辦慈善宴會,共享歡樂,同心協力。這種共同的歡慶和祈福氛圍展示了人們的團結和友愛精神。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上巳節的場景,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和人們的歡樂心情,同時融入了傳統文化元素和浪漫情懷,給人以愉悅和溫馨的感受。
“多歡組綬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shàng sì rì
奉和圣製上巳日
qīng yáng sān sì rì, jiā qì jiǔ chéng zhōng.
青陽三巳日,佳氣九城中。
luò yǐn chuán zhōu sú, qín shī zài zhèng fēng.
洛飲傳周俗,溱詩載鄭風。
tíng lún fú guì xǔ, jiě mèi fàn lán cóng.
停輪浮桂醑,解袂泛蘭叢。
xuǎn shèng kāi cí yàn, duō huān zǔ shòu tóng.
選勝開慈宴,多歡組綬同。
“多歡組綬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