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鏟疊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意欲鏟疊嶂”全詩
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
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氣凄愴。
三皇五帝前,雞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遠,職貢道已喪。
至今英雄人,高視見霸王。
并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
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
恐此復偶然,臨風默惆悵。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劍門》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只有天有巍峨的險地,劍門是天下壯麗的地方。連綿的山脈環抱著西南方,石角都朝向北方。兩崖上屹立著高墻,刻畫出城郭的形狀。只需一人怒臨關口,百萬人也無法靠近。珍貴的寶玉流失到中原,岷峨的氣勢悲涼。三皇五帝的時代過去,雞犬亂相行。后來的君王偏好柔和遠離,職權已經被廢棄。至今仍有英雄人物,仰視著霸王。吞并和割據,勢不相讓。我將成為罪責的掌權者,打算清除這重重的阻礙。唯恐這一切再次發生,我在風前默默惆悵。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劍門山的壯麗景色和險峻地勢,表達了作者戰略上的抱負和憂慮。劍門地勢險要,山脈環繞,憑借地勢可以抵擋百萬軍隊。詩中提到了過去的偉大時代和英雄人物,以及現實中君王的軟弱和社會的動蕩。作者表達了自己擔任官員的責任感,愿意鏟除阻礙,衛國安民。最后,作者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擔心歷史的重演。整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國家和歷史的關切之情。
“意欲鏟疊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mén
劍門
wéi tiān yǒu shè xiǎn, jiàn mén tiān xià zhuàng.
惟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
lián shān bào xī nán, shí jiǎo jiē běi xiàng.
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liǎng yá chóng yōng yǐ, kè huà chéng guō zhuàng.
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
yī fū nù lín guān, bǎi wàn wèi kě bàng.
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zhū yù zǒu zhōng yuán, mín é qì qī chuàng.
珠玉走中原,岷峨氣凄愴。
sān huáng wǔ dì qián, jī quǎn gè xiāng fàng.
三皇五帝前,雞犬各相放。
hòu wáng shàng róu yuǎn, zhí gòng dào yǐ sàng.
后王尚柔遠,職貢道已喪。
zhì jīn yīng xióng rén, gāo shì jiàn bà wáng.
至今英雄人,高視見霸王。
bìng tūn yǔ gē jù, jí lì bù xiāng ràng.
并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
wú jiāng zuì zhēn zǎi, yì yù chǎn dié zhàng.
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
kǒng cǐ fù ǒu rán, lín fēng mò chóu chàng.
恐此復偶然,臨風默惆悵。
“意欲鏟疊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