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程何處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程何處宿”全詩
孤館閑秋雨,空堂停曙燈。
歌慚漁浦客,詩學雁門僧。
此意無人識,明朝見李膺。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旅途中,不知在何處投宿?山巒重疊,樹木層層疊疊。孤寂的館舍中,靜靜地下著秋雨,空蕩蕩的堂屋里,停著朦朧的黎明燈。我歌唱時慚愧如同漁民在港口,我寫詩時學識不如雁門山下的僧人。這般的思緒無人能理解,也許明天能見到李膺,他會明白其中的含義。
詩意:
這首詩以夜晚旅途中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人理解的感受。詩人在行程中找不到合適的住處,周圍的山巒和樹木形成重重疊疊的景象,給他帶來了一種難以找到歸宿的感覺。在孤寂的館舍中,秋雨靜靜地下著,空蕩蕩的堂屋里只有微弱的黎明燈光。詩人對自己的才華感到自慚形穢,認為自己的歌唱和詩寫都不如普通的漁民和山下的僧人。他感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無法被他人理解,但他仍然懷有一絲希望,希望明天能與李膺相見,相信他能夠理解自己的意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旅途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情感,表達了一種孤獨與無人理解的心境。詩中的山巒和樹木層層疊疊,給人一種迷失和無處停留的感覺,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孤獨和迷茫。而孤寂的館舍、秋雨和停燈的堂屋更加強調了這種孤寂感。詩人對自己的才華謙遜自謙,認為自己的歌唱和詩寫都不如普通的漁民和僧人,表達了他對自身才華的自我懷疑與否定。詩人的內心情感與外界的景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他內心的孤獨與無人理解的痛苦。然而,詩人仍然懷有希望,期待明天能與李膺相見,相信他能夠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體驗,通過描繪景色和表達內心的沖突,展示了詩人的才情和深邃的內心世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夜程何處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cì bái shā guǎn xiān jì shàng hé nán wáng shì láng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yè chéng hé chǔ sù? shān dié shù céng céng.
夜程何處宿?山疊樹層層。
gū guǎn xián qiū yǔ, kōng táng tíng shǔ dēng.
孤館閑秋雨,空堂停曙燈。
gē cán yú pǔ kè, shī xué yàn mén sēng.
歌慚漁浦客,詩學雁門僧。
cǐ yì wú rén shí, míng cháo jiàn lǐ yīng.
此意無人識,明朝見李膺。
“夜程何處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