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短書無寄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紙短書無寄處”全詩
月下長吟久不歸,當時還見雁南飛。
彎弓射飛無遠近,青冢路邊南雁盡。
兩處音塵從此絕,唯向東西望明月。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青天漫漫覆長路,
一紙短書無寄處。
月下長吟久不歸,
當時還見雁南飛。
彎弓射飛無遠近,
青冢路邊南雁盡。
兩處音塵從此絕,
唯向東西望明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詩中以青天漫漫覆長路為開篇,意味著漫長的旅途。一紙短書無寄處,表達了詩人無法傳遞思念之情的無奈。月下長吟久不歸,描繪了詩人在夜晚長時間地吟詠,沒有回歸的意愿。當時還見雁南飛,雁是傳遞信息和思念的象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彎弓射飛無遠近,青冢路邊南雁盡,詩人用彎弓射飛的形象,表達了思念之情無論遠近都無法阻擋的意思,同時青冢路邊南雁盡也暗示了孤獨和離散的境地。兩處音塵從此絕,唯向東西望明月,詩人表示無論何處,只有仰望明月,寄托自己的思念和希望。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旅途漫長、無法傳遞思念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苦楚。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青天、月亮和南飛的雁,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抒情效果。通過對詩中意象的運用和對離別情感的表達,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別的辛酸和思念的愁緒。
“一紙短書無寄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jiā shí bā pāi shí bā shǒu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qīng tiān màn màn fù cháng lù, yī zhǐ duǎn shū wú jì chù.
青天漫漫覆長路,一紙短書無寄處。
yuè xià cháng yín jiǔ bù guī, dāng shí hái jiàn yàn nán fēi.
月下長吟久不歸,當時還見雁南飛。
wān gōng shè fēi wú yuǎn jìn, qīng zhǒng lù biān nán yàn jǐn.
彎弓射飛無遠近,青冢路邊南雁盡。
liǎng chù yīn chén cóng cǐ jué, wéi xiàng dōng xī wàng míng yuè.
兩處音塵從此絕,唯向東西望明月。
“一紙短書無寄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