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天門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采芝天門山”全詩
帝青九萬里,空洞無一物。
傾河略西南,昌射河鼓沒。
蓬萊眼中見,人世嘆超忽。
當時棄桃核,聞已撐月窟。
且當呼阿環,乘興弄溟渤。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古意》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遠古的場景,表達了對于過去時光的向往和對人世間繁華虛妄的感慨。
采芝天門山,寒露凈毛骨。
這里描述了詩人在天門山采摘仙草的情景,通過描繪清晨的寒露洗凈了萬物,使得景物更加清新。
帝青九萬里,空洞無一物。
這句表達了天空無邊無際,一望無際的廣袤景象,沒有任何遮擋物。
傾河略西南,昌射河鼓沒。
這句描述了河水向西南傾瀉,昌射河的聲音被淹沒。
蓬萊眼中見,人世嘆超忽。
蓬萊是神話中的仙境,這里表示詩人仿佛可以通過眼前的景象看到蓬萊仙境,而人世間的一切繁華和忙碌在這一瞬間變得微不足道,引發了詩人對于人世虛妄的感慨。
當時棄桃核,聞已撐月窟。
這句表達了當時的情景,詩人扔掉桃子的核,聽到的聲音竟然可以撐起月亮的洞穴,形象地描繪了那個時代的奇妙與神秘。
且當呼阿環,乘興弄溟渤。
這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他呼喚著阿環(阿環為傳說中的海神之女),欣然乘興,暢游在汪洋大海的溟渤之間。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極其壯闊的景象來表達對過去時光的向往和對人世間虛妄的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于遠古時代的向往和對人世間繁華虛幻的感慨,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情懷。
“采芝天門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cǎi zhī tiān mén shān, hán lù jìng máo gǔ.
采芝天門山,寒露凈毛骨。
dì qīng jiǔ wàn lǐ, kōng dòng wú yī wù.
帝青九萬里,空洞無一物。
qīng hé lüè xī nán, chāng shè hé gǔ méi.
傾河略西南,昌射河鼓沒。
péng lái yǎn zhōng jiàn, rén shì tàn chāo hū.
蓬萊眼中見,人世嘆超忽。
dāng shí qì táo hé, wén yǐ chēng yuè kū.
當時棄桃核,聞已撐月窟。
qiě dāng hū ā huán, chéng xìng nòng míng bó.
且當呼阿環,乘興弄溟渤。
“采芝天門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