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回故地卻逢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遲回故地卻逢君”全詩
零落長年誰語此,遲回故地卻逢君。
衣冠偶坐論經術,襁褓當時刺繡文。
更怪高材終未遇,有司何日選方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酬宋妃六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酬宋妃六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陂疇昔從吾親,
諸父先生各佩紛。
零落長年誰語此,
遲回故地卻逢君。
衣冠偶坐論經術,
襁褓當時刺繡文。
更怪高材終未遇,
有司何日選方聞。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以次韻回應宋妃的六首詩。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與宋妃共同生活在山陂,懷念著曾經與父輩老師們一同學習的時光。多年過去了,誰還會談論這些零落的事情呢?然而,當他重返故地時,卻偶然遇到了宋妃。他們身著華麗的衣冠坐在一起,討論經書和學術,仿佛回到了當初刺繡文的時光。然而,詩人感嘆自己的高才卻一直未能得到重用,不知道什么時候官方才會聽到他的選方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回憶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詩人對曾經的學習環境和與宋妃的重逢的感慨之情。詩中的山陂代表了詩人曾經學習的地方,而親人、父輩和老師們的身影也在其中顯現。詩人用"零落長年誰語此"表達了他們的事跡似乎已被遺忘,沒有人再提及。然而,當他重返故地時,卻意外地遇到了宋妃,這種偶然的重逢使詩人倍感驚喜和欣慰。他們再次坐在一起,討論經書和學術,仿佛回到了年少時學習的時光,令人感到溫馨和懷念。
然而,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的遺憾和不滿。他提到自己的高才卻一直未能得到重用,高材生的才華似乎沒有被當時的官方所看重。詩末的"有司何日選方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被發現和重用的期盼。整首詩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對教育和學術的關注,以及對自己才華被認可的渴望。同時,通過描寫人物和環境,詩人也展示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傳達了一種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
“遲回故地卻逢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sòng fēi liù shǒu
次韻酬宋妃六首
shān bēi chóu xī cóng wú qīn, zhū fù xiān shēng gè pèi fēn.
山陂疇昔從吾親,諸父先生各佩紛。
líng luò cháng nián shuí yǔ cǐ, chí huí gù dì què féng jūn.
零落長年誰語此,遲回故地卻逢君。
yì guān ǒu zuò lùn jīng shù, qiǎng bǎo dāng shí cì xiù wén.
衣冠偶坐論經術,襁褓當時刺繡文。
gèng guài gāo cái zhōng wèi yù, yǒu sī hé rì xuǎn fāng wén.
更怪高材終未遇,有司何日選方聞。
“遲回故地卻逢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