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得行相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得行相追”全詩
便應取酩酊,萬事不足惟。
平明蔡河風,回首成差池。
獨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
磨刀鱠嚴冬,宿昔少陵詩。
還當捕鱸魚,載酒與我期。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
文章為我唱,不數陸與皮。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與持。
便應取酩酊,萬事不足惟。
平明蔡河風,回首成差池。
獨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
磨刀鱠嚴冬,宿昔少陵詩。
還當捕鱸魚,載酒與我期。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
文章為我唱,不數陸與皮。
中文譯文:
邂逅君子堂,一起舉杯。
應該暢飲暢飲,萬事皆不足以比擬。
清晨蔡河起風,回首已成差池。
只有我這個漫游者,仍然可以追逐行進。
寒冬中磨刀,讀著少陵的詩篇。
還應去捕捉鱸魚,與我共享美酒。
甫里的松菊盛開,洞庭湖上柑橘垂垂。
文學為我歌唱,不計較陸機與皮日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裴如晦的送別之作,共分為三首。詩人與裴如晦相逢在君子堂,舉杯共飲,表達了對友誼的珍惜,認為只有與朋友共飲才能暢快地度過人生。詩中提到"取酩酊",意味著傾心暢飲,表示對友情的推崇。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早晨蔡河的風景,回首間已變得不同,暗喻時光易逝,人事易變。然而,詩人自比漫游者,仍然堅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詩中提到少陵詩,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表達了對文學的追求和熱愛。詩人說要去捕鱸魚,并載酒與裴如晦共享,在友誼中尋求快樂和滿足。
最后兩句描述了甫里的松菊盛開、洞庭湖上柑橘垂垂,展現了豐收的景象。詩人認為,文學為自己歌唱,不計較其他人的評價,表達了對自身獨特文學追求的堅持。
整首詩抒發了對友誼、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自信,展現了王安石豪放灑脫的情懷和對人生的獨立態度。
“尚得行相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rú huì jí xí fēn tí sān shǒu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xiè hòu jūn zǐ táng, yī bēi xiāng yǔ chí.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與持。
biàn yīng qǔ mǐng dǐng, wàn shì bù zú wéi.
便應取酩酊,萬事不足惟。
píng míng cài hé fēng, huí shǒu chéng chā chí.
平明蔡河風,回首成差池。
dú wǒ màn làng zhě, shàng de xíng xiāng zhuī.
獨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
mó dāo kuài yán dōng, sù xī shǎo líng shī.
磨刀鱠嚴冬,宿昔少陵詩。
hái dāng bǔ lú yú, zài jiǔ yǔ wǒ qī.
還當捕鱸魚,載酒與我期。
fǔ lǐ sōng jú shèng, dòng tíng gān jú chuí.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
wén zhāng wèi wǒ chàng, bù shù lù yǔ pí.
文章為我唱,不數陸與皮。
“尚得行相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