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崩萬國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崩萬國天”全詩
憂勤無曠古,治洽最長年。
仁育齊高厚,哀思罄幅員。
欲知千載美,道德冠遺編。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仁宗皇帝挽辭四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仁宗皇帝挽辭四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序三朝圣,行崩萬國天。
憂勤無曠古,治洽最長年。
仁育齊高厚,哀思罄幅員。
欲知千載美,道德冠遺編。
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為宋仁宗所作的挽辭,共分為四首。詩中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深深懷念和對他在治理國家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贊美。詩中強調了仁宗皇帝的德行高尚、仁愛之心深厚,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與關切。它也提到了仁宗皇帝的治理成就和他為道德倫理的傳承作出的貢獻。
賞析:
這首挽辭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王安石對仁宗皇帝的敬愛之情。詩中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將去世的皇帝形容為"去序三朝圣,行崩萬國天",表達了他在世時的偉大地位和對他的追思之情。詩中還提到了仁宗皇帝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切關懷,以及他在治理國家方面的勤勉和長遠眼光。詩的最后兩句"欲知千載美,道德冠遺編"則強調了仁宗皇帝的千古美名和他對道德的重視。
整首詩抒發了王安石對仁宗皇帝的感慨和敬仰之情,同時也傳達了對道德倫理的重要性的思考。通過對仁宗皇帝的稱贊和追思,詩人表達了對一位偉大君主的敬重和對他為國家和人民所做貢獻的贊許。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的詩人才華和他對仁宗皇帝的深情厚意。
“行崩萬國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zōng huáng dì wǎn cí sì shǒu
仁宗皇帝挽辭四首
qù xù sān cháo shèng, xíng bēng wàn guó tiān.
去序三朝圣,行崩萬國天。
yōu qín wú kuàng gǔ, zhì qià zuì cháng nián.
憂勤無曠古,治洽最長年。
rén yù qí gāo hòu, āi sī qìng fú yuán.
仁育齊高厚,哀思罄幅員。
yù zhī qiān zǎi měi, dào dé guān yí biān.
欲知千載美,道德冠遺編。
“行崩萬國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