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峴城南隱映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京峴城南隱映深”全詩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藻井仰窺塵漠漠,青燈對宿夜沈沈。
扁舟過客十年事,一夢此山愁至今。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詩詞《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京峴城南隱映深,
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
竹月緣階貼碎金。
藻井仰窺塵漠漠,
青燈對宿夜沈沈。
扁舟過客十年事,
一夢此山愁至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位于京峴城南的竹林寺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內心對禪修境地的向往,并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生活感慨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描繪竹林寺的景色和環境,展現了一種清幽、寧靜的禪修境地。詩中的"兩牛鳴地得禪林"揭示了禪修之地的隱秘和寧靜,仿佛是兩只牛在這片竹林中鳴叫。"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則通過對自然聲音的描繪,增添了一種哀怨和寂寥的氛圍。"藻井仰窺塵漠漠,青燈對宿夜沈沈"表現了詩人在這個禪修之地度過的夜晚,藻井上的塵埃彌漫,青燈孤寂地映照著長夜。
整首詩以"扁舟過客十年事,一夢此山愁至今"作為結尾,表達了詩人作為過客在這片禪修之地度過了十年的時光,然而這段時光卻如同一場夢一樣,仍然讓他愁緒滿懷。這種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貫穿了整首詩,展示了詩人對光陰流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與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境展示了王安石對禪修境地的向往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這種清幽、寧靜的氛圍和深邃的意境使得這首詩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京峴城南隱映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zi yě zhú lín sì èr shǒu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
jīng xiàn chéng nán yǐn yìng shēn, liǎng niú míng dì dé chán lín.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fēng quán gé wū zhuàng āi yù, zhú yuè yuán jiē tiē suì jīn.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zǎo jǐng yǎng kuī chén mò mò, qīng dēng duì sù yè shěn shěn.
藻井仰窺塵漠漠,青燈對宿夜沈沈。
piān zhōu guò kè shí nián shì, yī mèng cǐ shān chóu zhì jīn.
扁舟過客十年事,一夢此山愁至今。
“京峴城南隱映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