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京洛諒難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超然京洛諒難雙”全詩
道義門中窺戶牖,風騷壇上見麾幢。
素書款款誰憐杜,彩筆遒遒獨勝江。
信美賢公有才子,篤誠真復類尨降。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酬宋中散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酬宋中散二首》
超然京洛諒難雙,
處在家庭譽在邦。
道義門中窺戶牖,
風騷壇上見麾幢。
素書款款誰憐杜,
彩筆遒遒獨勝江。
信美賢公有才子,
篤誠真復類尨降。
中文譯文:
超然于京洛,難得雙全,
處于家庭之中,榮譽在邦。
以道義之心,窺視戶牖之間,
在風騷之壇上,見到麾幢旗幟。
素書款款,誰會珍視杜詩,
彩筆遒勁,獨勝江山。
忠誠美德的賢公,擁有才子,
篤誠真實,猶如傳說中的狼降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回答宋中散(宋祁)所寫詩的作品。整首詩以對宋中散的贊揚和致敬為主題,表達了對他的才華和品德的贊賞。
首先,詩中提到"超然京洛諒難雙",表達了作者對宋中散超越塵俗之境的贊許。"超然"意味著超脫世俗,獨立高遠;"京洛"指京城和洛陽,代表著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意味著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超然的狀態是困難的。但宋中散卻做到了這一點,體現了他的才情和境界。
接著,詩中提到"處在家庭譽在邦",強調了宋中散在家庭和國家中的地位和聲譽。他不僅在家庭中受到尊重和贊揚,而且在整個國家中也享有盛譽。這表明他不僅在文學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家庭和社會中也是一個有德行的人。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宋中散在文壇上的成就。"道義門中窺戶牖"意味著他在文學界的門內,通過窺視窗戶洞察他人的作品,表明他的文學造詣和洞察力。"風騷壇上見麾幢"指他在文壇上的活躍和成就,見證了他的風采和影響力。
詩的最后兩句贊美了宋中散的詩才和品德。"素書款款誰憐杜"表達了對杜甫詩歌的珍視和懷念,同時也暗示了宋中散的詩才不亞于杜甫。"彩筆遒遒獨勝江"形容了宋中散優秀的書法風格,將其與江山相比,顯示了他在文學藝術上的獨特才華。
最后兩句贊美宋中散的品德和人格。"信美賢公有才子"表示他是一個有德行的賢士,同時也是一個有才華的文人。"篤誠真復類尨降"將他的忠誠和真實比作傳說中的狼,表達了他的忠誠和真誠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贊美宋中散的才華和品德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欽佩之情。詩中運用了比喻、對偶和意象等修辭手法,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宋中散在文學和品德方面的卓越之處。整首詩莊重而典雅,凸顯了作者對宋中散的高度評價和贊美之情。
“超然京洛諒難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sòng zhōng sàn èr shǒu
次韻酬宋中散二首
chāo rán jīng luò liàng nán shuāng, chǔ zài jiā tíng yù zài bāng.
超然京洛諒難雙,處在家庭譽在邦。
dào yì mén zhōng kuī hù yǒu, fēng sāo tán shàng jiàn huī chuáng.
道義門中窺戶牖,風騷壇上見麾幢。
sù shū kuǎn kuǎn shuí lián dù, cǎi bǐ qiú qiú dú shèng jiāng.
素書款款誰憐杜,彩筆遒遒獨勝江。
xìn měi xián gōng yǒu cái zǐ, dǔ chéng zhēn fù lèi máng jiàng.
信美賢公有才子,篤誠真復類尨降。
“超然京洛諒難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